MyLife 类别下的文章

连续奋战了几天

这几天工作比较忙,连续奋战。今天晚上还要通宵。有几天没有更新 Blog 了。24 号去听了周云蓬,非常精彩!

Updated: 关于周云蓬的现场感受,可以参考这篇:周云蓬专场

--EOF--

明天, 去看周云蓬

周云蓬的那首《中国孩子》因为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而被纷纷引用。明天就有机会去现场听这位传奇盲歌手演唱啦。其实他比多数人都看得清楚。

时间:2007 年 6 月 24 日晚 21 点
地点:杭州.旅行者酒吧 (西湖区曙光路 176 号)
演出乐队:周云蓬
票价:30元

演出信息来自: 生活在现场

--EOF--

晕车

前天晚上从上海坐火车回来,晕车了。一行三个人的座位号来去居然是一样的(我们是到上海才买的回程票),都在最后面。上车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胃不舒服。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也没睡着。我斜后方有位腐败干部模样的人呼噜打的山响,呼噜呼噜的更让我恶心了,结果还差五分钟到站的时候就吐了,一个呕吐袋都没够。唉,这个难受啊。

晕车是我的老毛病了,小时候更为严重一些,从小到大没少遭罪,上小学的时候还差点出事。也用过不下几十个秘方,几乎都不管用。近乎医学的说法是"与耳中有平衡功能的前庭器官运动感应神经有关",准确的说,我是"晕动症",汽车晕,火车晕,船也晕,飞机更晕,做马车也晕,在人群中,人头晃动,也晕,当然,骑自行车不晕。

每次晕车都要几天才能缓过精神来。

前两天出去 Outing ,提前吃了一片晕车药,倒是反应不是很激烈。这一类的药物基本上是刺激神经的,副作用似乎很大。"饮鸩止渴"

--EOF--

仙居漂流

今天上午的节目是永安溪漂流。导游在车上语出惊人:"来了仙居,吃喝漂赌要样样俱全",吓我们一跳,原来"漂"是说永安溪漂流。船上救生衣,每个竹排上 10 个人,出发。很多人都是有备而来,穿着雨衣,带着水枪,准备路上打水仗,可惜我们这一船什么准备都没有,开始受欺负。形成到一半,有当地的大婶在水边淌水来卖塑料盆(真是敬业,商业眼光也没的说!),这水盆实在是打水仗之利器啊。怎么不买? 然后反击,报仇。到了目的地,我浑身都快湿透了。先上岸对后上岸的真是欺负啊,有一队被在岸边上不来岸,几十人大水瓢泼。非常热闹。

下午在神仙居景区转了一小圈。上一次来感觉没怎么费事就直接上到了所谓的"天池",这次走到一小半,实在是没体力了。短短两年,身体素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唉. 景区里面遇到两个真正搞"八卦"的--算命。其中一个半仙桌子底下的打火机很是后现代。

相关照片可以参看我在 Yupoo 的照片

--EOF--

Outing ,在仙居

早晨 7 点半就出发了,将近五个小时才抵达 Outing 的地点:仙居。估计是提前吃了晕车药的缘故,反应不是很激烈。路上还小睡了一阵儿。

这个季节刚好是仙居杨梅成熟季节,大大的"杨梅节"的招牌老远就看得到。路边大大小小都是卖杨梅的商贩,不过据导游说大多是"落地梅", 不着急,后天还有专门采杨梅的活动。

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移动和联通的广告打的都很凶,以前来过仙居一次,也是公司组织的活动。那次印象中好像没这么多的电信广告。

仙居有个比较有趣的景点蘑菇岩(羞女峰),这里的"羞"是使动用法,有好奇的可以去搜索一下图片。

--EOF--

昨天夜里就开始下雨,持续到今天,很大。下班的时候出来,还下着小雨。可是,一阵熟悉的"兰花草"音乐传来,放眼望去,马路上居然有一辆洒水车,而且还在洒着水。马路上还有积水的,洒水的又来了。太有才了。

说起洒水车播放的音乐,还真想起一个点子:唱片公司要想打垮竞争对手,买通管洒水车的,整天播放对手公司歌手的歌曲就行了。比如,洒水车专放"双节棍",估计过几天就没有人听周杰伦了。

插播一则广告: 汪海的帖子收到了侯总的留言。不知道侯总? 你可以不知道芙蓉姐姐,可以不知道付笛声任静夫妇,但你不能不知道侯总 -- "当今最牛的广告牛人",候总说的"如果你错过了,那么我恭喜你,你买不到了", "八心八箭" 等话势必成为接下来几个月网络流行"暗号"

其实今天心情挺沉重的。有些"轻"不容易承受。

--EOF--

看图挑错

杭州杭州之拼音水平:

杭州人民的拼音水平

以前还看过招牌上"招待所"三个字拼错两个的。

--EOF--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唐朝的书,《贞观之治》与《大唐帝国》。虽然我平时很少看电视,也知道最近已经从清朝辫子戏开始向唐、宋、明大跨度的转移了。而《贞观之治》与《大唐帝国》则分别作为电视剧剧本、蓝本(《大唐帝国》是《贞观长歌》的蓝本)。对照看还是有意思的。前者的作者是阿城、孟宪实,我买这本书回来倒不是受了最近央视《百家讲坛》的影响,完全就是因为阿城,我是阿城迷,他老人家写剧本,自然要瞧一瞧。

如果对比这本书糟糕的装帧来说,内容简直是出乎意料。看前几页会让人产生"这对话怎么这么现代这么垃圾?"的想法,继续看下去才真觉得该拍案叫好。阿城是讲故事的能手,对于这个版本的武门之变,几乎是我看到过的最精彩的了,一步一步的交代得有板有眼,有根有据,而且与後文中的承乾谋反遥相呼应,刚好一个轮回。另外,书中的一些情节(比如李世民派人去偷字帖)穿插安排恰到好处,看似闲笔,其实不然。如果是其他历史剧估计就虚构个人物来点儿女情长什么的啦。

作为编剧的的阿城阐述过关于这个剧本的缘起,并强调了他的一些观点:

......正在横店拍摄的《汉武大帝》仍旧是流行的明清帝王戏的样式。我于是相应建议创建中古的影像。"中古"这个说法尽管在史学界有争论,但它对于区别尤其是明清这样的近古还是清楚的。宋代终于确立了桌和椅的生活方式,这之前,唐人是跪坐为主,小几小案为主。宋代写字开始伏在桌上,这之前,唐人都是执麻纸卷跪着写,也因此古无大字。棉布在宋代开始大量使用,这之前,唐是麻丝皮革的世界。
   如果认真做的话,这些都会带来美工设计上的改变,虽然不明白的人会认为这不是日本的影像吗?但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流行中的尤其是清朝帝王戏,更尤其是戏说戏,其中的自称"奴才",搞到奴才自己将肉麻当有趣。中国古来不是这样的意识,古来统治阶层讲的是社稷,社稷不是宗庙。君是社稷之君,臣是社稷之臣,孟子甚至表达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满清时,确实有被称和自称"奴才"的规定,但是孟子早就说过"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鲁迅先生论奴才,秉持的正是这一点,他老人家是亲历过满清啊。
   中古时期的唐初,李世民和大臣之间的社稷意识,与上古有相通的地方。魏征的犯颜直谏,李世民的纳谏,来源也在他们的社稷意识。也是由于有这样的意识,才有贞观之治。贞,是坚定不移,又通正。

阿城也说了电视剧拍出来已经"不是他的立场"。看剧本,的确阿城有以情节为主的倾向,但是呈现给读者的还是李世民的个人形象,变成了"歌颂唐太宗"的"历史正剧"了。而且,我感觉对于魏征的笔墨似乎过多,感觉差点变成"刘罗锅"之类的人物。

对于《大唐帝国》这本书,我觉得评论界可能给的评价过高。毕竟是写给日本人看的书,交代了太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还不如改名叫做《大唐帝国兼论与日本之关系》算了。语言上也因为是翻译的缘故,又隔阂了一层。

对《贞观之治》的一个疑惑(以前听评书留下的毛病): 书中说,李世民弓第一,尉迟敬德矛无敌,前者是有什么根据么?

--EOF--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MyLife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Jobs.

OpenSource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