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类别下的文章

前一段时间在公司做了一次《金庸小说人物谱》的讲座。这次讲座效果我自认为比我其他技术演的效果好多了,毕竟金庸我看了大约 20 年了,做技术才有几年啊。这次讲座之后的另一个感慨是,公司还是有人懂武侠小说的,但还有很多人根本不接受这东西,"武侠文化",只在口头上和会议室的门上。

金庸小说人物谱

其中的一个话题说到了团队。金庸小说的团队其实不多,但不是没有。我最欣赏的团队其实是"明教五散人",我个人觉得这个团队要比"唐僧团队"更贴近技术人员。

明教五散人是这几个人(按照我欣赏的次序):

  • 冷面先生冷谦
  • 周颠
  • 铁冠道人张中
  • 彭和尚彭莹玉
  • 布袋和尚说不得

冷面先生其实也是我最欣赏的金庸小说人物之一,是武侠小说中少数可以用"妙人"来形容的人物。其人特点绝无废话,面寒心热。听到周颠要随教主远赴海外,破例连说了六个字"小心 怪鱼 吃你",让周颠都心头一热。我每每读到这里,也是心头一热。至于周颠,这家伙虽然脾气古怪,略有偏激,可也是个热心汉子,令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把自己宝刀送给张无忌来对抗灭绝师太,算不得什么豪举,但也挥洒自如;彭和尚救白龟寿,自是义举,在大敌之前,多方周旋,功不可没。五人被伏击后的哀叹更能透露出其志存高远;布袋和尚,被周颠误会打落牙齿吞进肚子,这样的容人之量几人能有? 铁冠道人,书中所表不多,字里行间看出,有谋略,应是五人中善做决断者。废话写到这里你可能发现这五人在团队中角色是不同的,分工也是明确。

明教五散人是个技术团队。五个人都是武功高手(仅在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之下),走专业路线,手下没有人可带(散人),在光明顶上,大敌在前,五人之间尽管先前有些许摩擦或争吵,但仍能兵和一处,一致对外,这是也好团队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关键时刻发挥集体之力,而非互相拆台。

这几个人亦正亦邪,但目标明确:忠于明教,光大明教。绝不容许任何有毁明教之事(换言之有极强的共同价值观,对公司文化认同)。周颠之所以瞧不起杨逍,也是因为这个光明左使(相当于现代公司高管)当年抢老婆的手段不太光彩,而类似事情五散人是不屑于做的。

金庸小说中能点出的团队本已不多,但有了"五散人"这么一个例子,足矣。公司化如此昌明的今天,这样的团队怕是已经绝迹。所以,我们在这里怀念这个虚构的团队。

--EOF--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双城记》

没出意料,奥巴马赢了,在这个 2008 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2008年初美国那边有份预测,说"互联网仍然没能帮助一名总统候选人获得成功",现在看起来,这个预测错了。

奥巴马的胜利几乎就是Intenet (尤其是互联网) 的胜利。这个有点偏瘦的黑人,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用 Twitter , 用 Facebook、 Myspace (所以知道分子同学这样的 Geek 支持奥巴马), 在最后的时刻,还发邮件号召选民和他一起进行最后的冲锋。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新媒体,奥巴马应该没什么胜算,正如肯尼迪当年借助电视登上总统宝座,奥巴马这次选择了互联网、选择了 Web 2.0 ,如愿以偿。

对于已经创造历史的奥巴马,无须再添加任何期待了。崔健说了,"放眼看看世界,快放松你的下巴"

--EOF--

很久没关注杭州 Web 2.0 的信息了。今天 Twitter 上,有朋友(wangchaoad)给我发消息介绍他们的这个网站: 问道(askform.cn)。他是这个问道的发起人之一,利用这个方便采访了一下。

DBA notes: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
Askform: 发起人曾经开发过国内第一个物换物网站 -- 杭州换吧,以及cxSearch.com。主要技术(人员)以前是微软的工程师,管理团队主要有浙大的一个博士后,资深企业咨询师,还有以前做传统行业的项目经理。

DBA notes: 当初为什么要考虑设计 askform.cn ?
Askform: 当时设计askform.cn主要是因为看到国内这方面比较空白,另外就是在线软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想构筑一个问卷创建、数据统计、问卷传播的平台。

DBA notes: 我观察到是使用 .net 技术开发的,你认为这是个好的选择么?
Askform: 关于.net,技术(人员)本身是搞 .net 的,并且在微软待过,对于微软的产品有很深的认识,开发起来比较顺手,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快的进度。

DBA notes: 现在有多少用户,曾经有过哪些大型的调查呢?
Askform: 目前运营半年,用户 10000 多,为CCTV、第一财经、焦点房产等做过调查,其中CCTV是网站调查,第一财经是读者调查,焦点房产是房交会用户信息反馈。

DBA notes: 现在服务器规模大约怎样? 大约几台?最多在线用户呢?技术架构能简单描述一下么?

Askform: 服务器规模不大,服务器一台,最多的时候上千人在线,因为经过深入优化,目前能够满足需要。.net +SQL Server。

DBA notes: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寻求投资 ?

Askform: 现在正在开发新的问卷传播平台,最大的问题是新平台的开发以及少量的融资

DBA notes: 现在市场推广方面大约是怎么做的 ?

Askform: 推广时期主要针对的是博客,因为我们采用 Widget 模式,通过博客介绍+Widget 应用的传播。当前市场主要通过口碑传播,共有3个QQ 群,形成用户讨论机制以及传播点。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这个在线调查市场究竟有多大? Wangchaoad 说"CNNIC的统计,今年 20-30 亿(美元)",我个人感觉没这么大的。这是其一。其二,在线调查门槛不高,对技术要求实在太低了,真正有含量的地方在于对"调查内容"的把握,如果把潜在客户的需求吃透,这是个问题。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大中型公司偏向人力资源方面的调查还是需求很大的,但这部分市场基本被咨询公司把持。如何切入?

现在是互联网的核冬天,找投资不好找,祝愿"问道"好运!

--EOF--

BTW: 如果你也是创业中的 Web 2.0 网站,在不占用太多时间资源的情况下,我也可以进行远程采访。

利用空余时间读了一下这本《Linux 操作系统之奥秘》。其实我买这本书开始只为验证一下,看看所谓的"奥秘"到底所指何物。以前对作者也不太熟悉,读罢倒是收起了调侃之心。

看了几章之后觉得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一下。书店里已经有太多 How To 与 Code Review 之类的 Linux 图书(类似的内容也多数可以从网络上 Google 到),这样把硬件和操作系统结合起来讲(硬件技术更新也很快,软硬结合才是王道)的图书还是很有新鲜感。很多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信息来龙去脉能够有个更清楚的了解,绝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驾驭 Linux 。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嘛。

关于"硬件测试"的一章,描述 CPU 测试的部分内容不错。不过后面关于硬盘性能的测试有点简单了。发现一点不太严谨的地方,比如 p173 所说的 "SuSE 的 reiserfs" ,容易让读者误会 reiserfs 是属于 SuSE 家的。

这本书挺适合系统管理员仔细阅读一下,我看过的几章中发现了平时不太注意的知识点。其实一本书看到一个管用的知识点已经很不错了。

--EOF--

互联网的比多游戏

Facebook 前几天透漏说图片超过 100 亿张,国内的 51 这也跟着宣布存储的图片超过了 50 亿张(中国最大了)。

Facebook 每天要消耗掉 2-3T 的存储空间(总空间超过 1PB),想必 51 也要超过 1T 空间吧。存储成本现在其实已经很便宜了,倒是带宽相对更贵一些,所以前端优化看似简单,倒是每一家都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

同类型的网络应用有的时候变成了"比多游戏",谁比谁多,谁比谁大。当然,背后其实拼的是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力,有的时候也是谁比谁有钱 ...

--EOF--

BTW,经常有人问,技术人员的价值在哪里,其实这么大的数据量,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如果能从中节省 10% 甚至 5%,都将是惊人的财富(如何做?就不告诉你,告诉你你也不做嘛)。大家都在比多,比大,实际上比比产出/投入才是真正有趣的事情。

经济危机来临,越来越多的 Web 2.0 公司会死掉。大浪淘沙,现在能看出来哪些在裸泳了。国内的 Web 2.0 也一家家的面临严重的危机呢吧。

在这时候,个人的一些建议:

1)避免裁员

裁员只能让团队战斗力更为下降,军心涣散。尤其技术员工更是一个公司的宝贵财富,在非常日子里,团队抱团才能度过难关。

2) 开源节流

开源:多利用开源软件,少买商用软件。节流:节约网络流量,节约运营成本。无谓的网络流量除了让公司多掏钱,得不到什么更多的实惠。

这恐怕是一个新的"开源节流"的解释吧。

避免在营销上大手大脚,冬天来了,也不能烧钱取暖。

3) 切莫跟风

开放平台、云计算,那些都是烧钱能砸出来的事情。如果银两不足,没必要做一些看不到影儿的事情。用户需要什么去开发什么。

4) 提高效率

精耕细作,提升团队效率,精简流程,用快团队打慢团队。

5) 横向合作

经济不景气,小网站之间的横向合作应该加强,BD 费用可以节省不少。从产品到运营小网站应多以开放的心态抱团作战。

没有人知道核冬天能持续多久,能抗辐射的才能活下去,而大块头未必抗辐射。

--EOF--

技术上的落点有:虚拟化技术、节约电能、优化架构等.

桂新思践同学对此文亦有贡献。

经济大萧条,到处都是绝望的情绪,做点什么还能有前途?

1) 帮助用户赚钱的公司

帮助用户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赚钱,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可能是电子商务的春天前的严寒期。

2)帮助用户省钱的公司

如果不能赚钱,那就看如何能帮助用户省钱。比如携程。省钱,也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

3)帮助用户杀时间的公司

经济萧条,都没工作了,帮助大家消磨时间吧。比如游戏公司,有些肯定能活的不错,但一窝蜂上去的也会死的快。

经济危机

其他的新工具,机会很小。而且,我们也太长时间没看到新事物出现了。

--EOF--

其实到现在我还在怀疑「啤酒和尿布」(Beer and Nappies)故事的真实性。这个故事最开始应该是从一些做商务智能(BI) 的软件厂商那里传出来的,神乎其神。按理说,这个故事应该给超级市场以无限启发才对,可实际上在超市里面观察一下,发现根本没有类似的物品摆放,相近的都很少。更多的时候,「聚类」才是最大的关联性。

「智能」是一回事,凭借经验也同样能推导出所谓的「智能」,比如找一些有经验的人站在收银台观察,应该也能同样总结出所谓的「模式」,成本或许更低。软件有的时候也不过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而已,何况很多时候只是「指哪打哪」似的模拟。

经常在网络上能看到一些人拿着这个故事生搬硬套自己的观点,什么数据仓库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啊,商务智能啊,甚至什么数据库营销都拉上这个故事来显示所谓的重要性,诚可笑也。在各种的商业场合上,看到太多造出数据从而证明观点的例子了。

国内的互联网应用中,能看到的一个真正有突破的是淘宝以前的推荐系统,用户在搜索婴幼儿智力玩具的时候,关联搜索会出现「孕妇减肥」相关的产品,稍微饶点弯才能发现其中的关联性,而且是真正的关联。这个还是有那么一点智能的意思的(不用去测试了,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了)。其他如豆瓣、Amazon(中国) 的购物推荐,基本上还是根据「类别」的信息做关联,看似智能,不过是程序帮你更多做了一步。

啤酒和尿布的故事可以休矣,以后可以用「智力玩具与减肥药」了。

--EOF--

更新,最近看到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有人建议「在线播放器」旁边放「卫生纸」的广告,当然是开玩笑的,不过我觉得比「啤酒和尿布」更接近真实场景一些,至于为什么,宅男估计很容易明白。

这是四年前写的东西,今天重新翻出来更新一下,面对各种以讹传讹的故事,我们还要仔细想想,不要自己骗了自己。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Review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OpenSource.

Security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