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类别下的文章

本周言论 之 违法行为

多户人家擅自合用一条宽带线路共同上网,属于违法行为
--茂名市公安局

买你一度电管我接几个灯泡?
--有用户对茂名市公安局的上述规定的评论

真正就个人来讲,马云是95年开始,是我们第一拨做互联网的人当中,公认的口才好的人。是不是跟我一样好我不敢说,但肯定跟我差不多
--雅虎中国新任总经理谢文

中国Linux开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Linux社区,因而就不能充分利用开源社区的资源
--中国开源软件联盟主席陆首群

在反流氓软件这个事情上百度一直在积极的做一些事情,百度搜霸是绿色软件,百度与反流氓软件联盟的目标是一致的.
--百度客户端软件部产品经理王瑀峰

招聘会见闻

今天去参加阿里巴巴在浙江大学的招聘会。我的职责是面试 DBA 岗位的应聘者。到了才知道,昨天 600 多人参加了笔试,报名 DBA / SA / 测试的人并不多,通过笔试的更是少的可怜,后来又多通知了几个人,一天下来,还是没有找到很合适的,倒是给其他部门推荐了两个。

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印象。

1) 关于简历 很多人的简历都有 4、5页,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一页纸就足够了,把真正有用的信息写在里面。既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那就更没有必要把 "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熟悉 Office,熟悉 HTML" 之类的话写在里面(这样写的人还不少)。

2) 计算机教育的失败 有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声称自己精通 C/C++ ,问一下写过的最大的程序有多少行代码,一般的都没有超过 1000 行--还是实验室部署的作业性质的,少的呢,只说写过 100 行左右的 C 代码。至于其他语言,"学校没有教,所以没有弄过。" 似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课都是 C++ ,所以真的很难找到自己学过 Java 的人。现在基础课程的教材,基本上还是好多年前的那几本,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作者不一样了,现在不都流行任课老师"自己编写教材"么。一些学生有和老师做项目的经验,不过这些项目一般都是什么"科技攻关"之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在里面,要说创新就是项目的名字创新,这些导师可以用来换取名头。

3) 赶场似的面试 可能很多学生就是所谓的"面霸"吧,几乎不对面试做什么准备,没有明确的目的。来面试之前也很少有人了解一下该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也很少有人在网络上获取该公司的背景。就用他/她在课堂学的那点玩意儿准备"不变应万变",太难了。

4) 对业界环境很陌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教育网隔离的缘故,校园 BBS 、书刊报纸似乎是学生们的主要消息来源。而互联网的一些新应用没有几个人关心过。说起来这个狗日的教育网也真有些莫明其妙,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是把学生放在"互联网的温室"里吧

也有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学生。有个从南开到这边来面试的学生(老家是浙江的),能看出他对面试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的,本身底子也非常好。这样的我当然要强力推荐一下:)

现在的学生底线可真的不高。本科生一般 2000-3000,研究生 5000-7000。研究生一抓一大把,或许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毕业求职,想想自己当年凑巧进入这个行业算是幸运的了。

面试真是一个体力活,回到家里,浑身快散了。

--EOF--

覆水难收的电子邮件

今天在晚饭的时候有个朋友情绪很是低沉,原来他在白天的时候把内部小组讨论的邮件不小心抄送给了合作公司的技术人员,很糟糕的是,这封邮件里有他对合作公司技术人员的评价--当然不是什么好评价。

对于电子邮件这样覆水难收的东西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就在今年就已经有好几起颇引人注目的事件是由电子邮件扮演主角。"史上最牛女秘书"用电子邮件发泄自己的情绪,随着该事件的扩大化,当初给她脸色看的所谓老板也被迫走人(虽然 EMC 否认陆纯初辞职与该事件的直接联系)。新加坡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因为在电子邮件中表达了个人对新加坡政府的不满情绪,最后他也被迫辞职,因为那封该死的电子邮件泄漏了。前一段时间 Dell 中国公司的价格事件中,也泄漏出来一封关于如何应对这些“钻空子”客户的内部邮件,令本已灰头土脸的 Dell 形象更加受损。

电子邮件正在成为更多事件中的关键证物,更为可怕的是它的可传播性,使得每一个读者间接成为该事件中的证人。

或许,可以快速收回的电子邮件会在不久的将来大范围应用。

--EOF--

国内 BlogNetwork 存在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讨论 Blog Network,过了理论阶段,就该开始实践了。一时间我们看到很多 Blog 站点都改成三栏的了。不过,三栏是三栏,如果你在这些站点上转转,发现每天更新的那些内容几乎都是类似的。特点也都是相似的。

国内一些 Blog Network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明星论",盯住某个明星公司,只要这个"明星"一丁点新的变化通通弄上来,就是一个勤快。Google 毫无疑问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的最大明星,有个风吹草动,你要是不早点知道并张贴出来你都不好意思,对,Google 就连放个屁都是香的。至于报道的原创性、深度,都去见鬼吧。

国内一些 Blog Network 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唯新论,每日张贴的内容哪怕再没有价值、再无聊、再和主题不符,只要"新"就可以了,别人 Blog 上出现的,都给"转载", "CTRL+C, CTRL+V" 弄过来,反正也是 CC 共用的嘛,不太过分就成。别象 PostShow 被 Zola 所质疑的那样就成了。

现在国内这些 Blog Network,在我看来还是没有技术含量,虽然看上去貌似很专业,但每个站都憋足了劲儿要做成特定主题的新闻站点,新闻站点倒也罢了,有影响力的原创分析作品还是太少了(当然也不是没有,网谈的 Hung 前一段时间关于 Blogging 的一系列文章就很好)。

去看看 TechCrunch ,每日的更新不过几篇而已,但是每篇几乎都有内容可嚼。如果我们的 Blog Networkers 也做 TechCrunch ,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想了很多,写起来就没了,今天太不舒服了,封键。

--EOF--

国内那些没名气的博客就算写的再有道理别人也当是放屁,而另一些所谓教父级别的有名博客即便是在放屁别人也当是至理名言。
--熊猫邪 内容来自网谈

我们的方针就是敌进我退,敌疲我卖
--进京卖瓜的老李打趣地说自己对付城管的方法

哥伦布要去印度,结果到了美洲,他意外地发现,世界是圆的;我从美洲到了印度,结果意外地发现,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狐臭被铜臭给盖住了
--有网友疑问"外国人一般都有狐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中国女子抱着他们?",上面是另一位网友的回答。

假如我喜欢日本,那是因为我喜欢她的地震与火灾
--成仿吾

Maxthon 升级到 1.5.7 (Build 82) 之后发现是一个错误。系统时不时的占用 CPU 超过 90%,运行中崩溃的老问题也出来了。迫不及待的使用这个版本是因为这次更新后支持 Google Toolbar 了,没错,支持是支持了,可是 Maxthon 下的 Google Toolbar 默认不支持回车,每次还要多点一次鼠标。

今天尝试使用一会儿 Opera ,惊喜,速度好得很,尤其在使用抓虾的时候。看来我一直是错怪抓虾了 :) 一个软件能否成功替代另一个类似的软件,当然主要看看用户依赖性的功能是否都能实现,对于 Maxthon 来说,"超级拖拽"是很多用户用来很满意的一个功能。那么 Opera 能实现么? 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从Maxthon 迁移到 Opera 的用户也都在问这个问题。搜到的一个办法是这样的:

1) 在地址栏输入opera:config,
2) 搜索 drag
3) 修改值为:255

对于这个值的解释

Enable Drag=X
"X"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255: All drag operation enabled
0: Drag and drop completely disabled
1: Drag elements from document window enabled 
(cannot be dropped within document)
2: Drag bookmarks enabled (from panel to document window)
4: Drag from "Location" label on address bar enabled
8: As 1, but drag and drop inside document enabled
"Enable Drag=7" is the default, 
and a combination between 1, 2 and 4 (1+2+4=7). 
It will enable all drag and drop operations, 
except that dropping is disabled within the document 
the dragging started in.

设置了之后重启动了几次根本没有生效。问了 Hung, 他的办法也是和我一样的,可在我这里不生效。后来发现鼠标手势就可以做到这个功能。以前很少用鼠标手势(总觉得这个东西有学习成本,土吧?),慢慢的试用了一会儿,挺顺手的, 也没那么难用 :)

暂时把 Maxthon "打入冷宫" 一段时间再说。Maxthon 的软件质量似乎控制的并不好,这次的 1.5 的升级就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带来了几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而 Maxthon 2.0 也测试了这么久了,尝试了一下不得不放弃--太复杂了。我需要这么复杂的浏览器么? 我使用 Maxthon , 99.9% 的时候都在使用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分页浏览、超级拖拽。而我对浏览器的要求呢? 第一个是稳定性,不要动不动就应用程序假死,或者 CPU 资源占满。第二个是速度,不要一个浏览器就占用了太多资源,要知道我的机器性能并不是很好。

至于 Firefox ,或许大家对他的期望太高了,我使用了这么久,倒也并非感觉这个工具是不可替代的。而且,用 Firefox 和用 IE 相比,浏览速度没什么实质的差别,或许,"安全" 是 Firefox 的卖点,可是"安全"对我来说并不是主要问题。

据说这个月 IE 7 要正式发布了,虽然前几次试用都不是很满意 IE 7 的表现,没准正式版让我们眼前一亮也说不定。

对我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浏览器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这只是关于浏览器的个人感受罢了。我把自己当作初级互联网用户。

--EOF--

卓越网似乎是在国庆前夕进行的改版? 没看到改版说明在什么地方,总之界面和 Amazon 的风格终于一致了,访问速度也快了很多。

登录进去看看,在"个人信息"页面看到如下内容:

Joyo 改版后的一个小Bug

我的 ID 怎么成了"礼品卡"?

"报告长官,我的确不是礼品卡!"

看来是 Joyo 数据迁移过程中字段映射的问题,这个值应该显示账户 ID 才对,而"礼品卡"是账户的类型。(这个账户就是根据礼品卡带的 ID 创建的)

虽然最后找到了地方修改了自己的 称呼, 但是第一次看到系统把我叫做"礼品卡",还是觉得怪怪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EOF--

Updated: 发现 Joyo 的 UI 有一处小 Bug , 左边栏"商品分类"的类别,最后一个的后面怎么还有个竖线呢?

今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修笔记本。怎么就这么巧,10.1 过后, IBM 消费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从原来的 800 810 1818 变为 800 990 8888。等了四五分钟之后,电话总算通了,第一个接电话的小伙子听起来还不错,详细报告了笔记本的状况之后说"马上给您联系杭州维修中心"。告诉他电话号码,分机号,手机号(并告诉他今天用座机联系我,手机忘了带了,嘱咐了两遍)。放下电话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响起,居然是上海联想维修中心的,"请问您想在杭州维修还是在上海维修",我又不傻,去上海干嘛?

重新拨 800,服务人员告诉我"单子派错了,请原谅",没事,赶紧给杭州派单子吧。说电话联系我。我等~~~~~~好家伙,等到下午 4 点,没有电话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又拨了一次 800(充分体现了积极主动) ,等了几分钟,总算有人接了,说"已经给杭州派单子了,杭州没有联系上您"。(TMD, 我一个下午在座位上就没有动)。那好,你把杭州客服电话告诉我吧,我自己联系。

电话打过去,人家告诉我,号码是错的,还好,这人告诉了我新的维修中心电话号码,56765150,我打~~~~~~。一个嗓门很大的大姐接的电话,最后告诉我说"今天不能申请配件了,要等到明天申请,最快后天到"。今天不能申请, 现在不是才 4 点多么??

再拨 800, 又换了一个小伙子接电话,很肯定地告诉我,"这个时间可以申请配件"啊。"可杭州说要明天才可以申请,那怎么办呢? 投诉可以么?" "我这里是技术支持,不受理投诉,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号码,你拨打这个 800-810-3315 ,我拨 ~~~~~~~

一个女接线员,几乎是直接的告诉我,杭州那边的事情他们也管不了,"只能帮问问","那好,你告诉为他们下班之前一定给我回一个电话! 我的电话是 ......,这回记下了么?"

等~~~~~~,总算接到了杭州维修人员的电话,还是刚才那位大姐,这次备件也"可以申请"了,明天可能就能到。并且说,今天只有我一个单子 ,已经给申请了 -- 看来是国庆后第一天,人家就不想干活。 然后又解释说,拨我的电话,没有分机号,所以就没有继续拨云云。问了一下,就是原来蓝快的那拨人。

等着吧,看看明天能上门维修不。

以前维修笔记本,联系蓝快就跟求人家似的,那个时候 IBM 的 800 电话起码还算有条不紊;现在联想接管后的 800 服务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混乱。或许所有厂家的售后服务都这样,少见多怪了吧。

一蟹不如一蟹。

--EOF--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Review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OpenSource.

Security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