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类别下的文章

本周言论 之 关于创作

我真的已经非常非常竭力去避免重复到别人的旋律了,为了解决这个极度折磨我的事,在录音过程中,录了改、改了录很多次,无数人审听帮助开会,连夜失眠,头天天疼得跟什么似的,情绪紧张得有时老想吐
--花儿乐队的大张伟

我不是在作秀。对于我要做的事情,我总会去找到好的方法,如果需要我高调去做,
我就高调,如果需要低调,我就低调。实际上,我也做了很多低调的事情
--李开复

给自己建立一个网络日志(weblog)。在上面写的越多,你会写的越容易。写的越容易,你就写地越多,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激励。
--周思博 (Joel Spolsky) 《给计算机系学生的建议》

网上被恶搞的诗歌都是我 2002 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当时的想法是卸掉诗歌众多的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
--'诗坛芙蓉'赵丽华 (她的"丽华体"诗歌风靡互联网)

曾经有一次,祖德在北京,为了摆脱一个想演祖德贺岁片的北影女生的纠缠,连换了三次酒店。她长得很漂亮,以至于祖德都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
--宋祖德

这个周末把这一期的《收获》((2006年第五期, 总第181期)看完了。最近几期的内容糟糕透了。

今年每一期《收获》买回来,我基本是先看李辉的《封面中国》。随着叙事的时间线逐渐逼近 1949 年,李辉下笔也多有收拢,总有种言犹未尽的感觉。还好,这是《收获》还值得看的一个栏目。

本期的长篇是 土豆网的王微 的小说《等待夏天》,最早是老白放出来的消息,后有王微自己的创作谈。基本上可以知道这部小说出笼始末。讲述的故事内容呢,说是一个在国内受到失败教育的非穷人家子弟,在美国留学,然后工作,遇到了几个和他类似的留学生,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还算有的话)大量笔墨描述了他们无目的的生活状态。真不知道《收获》现在选稿的底线,也或许这些对美国留学生生活状态的记录是编辑们所看中的吧。这篇《等待夏天》如果是作为网络文学来看的话,绝对是不错的。(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土豆网的Logo很色情哇)

这一期还有刊载王朔与孙甘露的访谈,徐静蕾的访谈,最后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剧本(收获变成了电影杂志了么?) 从王朔的话里学会了一个词,"骇".

本年度最差的《收获》小说无疑要提前给中篇小说《让你猜猜我是谁》,作者是于晓威。 编故事也要靠普啊,1984 年,一个文静的女高中生,会去穿牛仔裤吗? 现在《收获》的编辑是不是只检查作者的错别字啊?

还是等着看《读库》吧。

--EOF--

本周言论 之 上档次

就象读者买了女“王朔”的书,买了“金庸新”著的书一样,难道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么?这种形式的欺骗是否让编辑觉得很高明而暗自窃喜呢
--某位读者评论出现两本《世界是平的》(/)的怪现象。

我们现在走的是司法程序,司法是最公正的。如果说富士康采用了什么高压手段,除非说司法是不公正的
--富士康全球发言人如是说.

九寨沟....的确跟很多国内的著名景点不一样,主要是管理的好,井井有条,上档次
--李彦宏 贵州和九寨沟

上半身不像女的,下半身不象男的
--网友评价某"超女"

老板的心计

这几天把笔记本的显示输出到 17 寸的液晶上,眼睛舒服了许多。这劳动工具的问题你别说还真是很重要。

以前曾经抱怨过椅子的问题,也曾经因为笔记本的事情大为光火。今天突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过的很有趣的一段话(搜了半天还真找到了):

对于老板而言,为员工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是一个最聪明的选择。根据对上百家公司的调查显示,那些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热情要高出使用普通台式电脑的至少15个百分点,而因为这些人无可避免的会将笔记本带回家中,他们每周完成的工作量一样要高30%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的确要高于台式机很多,但相比每周近十小时的无偿加班,每个精明的老板都会乐意吃这个表面亏。笔记本电脑的另一个妙用就是,尽管你的员工确实才智平平和收入低微,但却可以让他们个个看上去像精英一样唬人

这段话真是太好了。绝对可以让那些苛刻的老板开开窍。

IT 技术人员在电脑、办公设备上没有不"虚荣"的,Google 那样的工作环境(电脑配置: 宽屏20英寸LCD×2+人体工程学键盘&鼠标+ThinkPad×1),就这一点恐怕很多 IT 工程师都会心生羡慕吧? 有的老板或许会想, Google 这样多浪费啊! 看看 Google 的员工给公司带来的回报吧!

如果作为 IT 工作者的你还在使用 CRT 显示器, 把这篇 Blog 转给你的老板看看,假装是无意的效果应该最好 :)

--EOF--

2006 Young Innovators Under 35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日前发布了 2006 Young Innovators Under 35 。35 岁以下技术创新者。

获得年度创新者奖的是 Joshua Schachter ,大家对他应该不陌生-- del.icio.us 就是这个老兄一个人打造的.

发现有几个是华人:

Song Jin . 97 年北大毕业的. 纳米技术.

Alice Ting . 出生于台湾基隆。致力于生物化学的研究。

Ling Liao . Intel 实验室, 芯片技术。 看名字应该是华人.

Ben Zhao . P2P 技术. 看名字应该是华人. 以前似乎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这个评比虽然不是官方的,如果在国内,这样的人物的称号应该是什么"长江学者"之类的吧?

--EOF--

大坝经济学
《大坝经济学》书影.

偶然看到《大坝经济学》出版了修订版。

前年的时候,我买到了一本 2001 年的版本。此书的英文名字 Silenced Rivers: The Ecology and Politics of Large Dams,这是一本被迫沉默的书,在国内将出版时,正是三峡工程如火如荼的时候,此时如何能容忍负面声音? 甚至有人称

在一位麦考利先生的笔下,水坝、水电被描绘成万恶之渊薮,是人类所干的最愚蠢的事情,人权、污染、腐败、贫困、浪费…,所有的社会丑恶和经济危机都和水坝连在了一起

所以《沉默的河流》变成了《大坝经济学》。

作者麦考利毫无疑问是个水坝反对者,但是他这些反对的观点是客观的,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之上的,是根据一个个惨痛的事实得出来的。那些即将成为现实的预言建立在已经发生的惨痛教训之上。

建立水坝这样的工程,不可能符合"帕累托"改进(经济发展,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利益受损), 退一步呢? 会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么(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利益受损,但是总的收益大于总的损害)? 从书中统计的数据看,既得利益者都是承办建设的那些公司,而受损失的则是在水坝附近生活的居民,弱势群体。总的“总的收益大于总的损害”么? 百万移民 的损失与 "千年大计" 之间的轻重如何衡量 ?

从生态的角度上来说,所有的水坝都必然会带来水流域生态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一旦产生就几乎是不可逆的。水坝越大,影响越大,所以有人怀疑重庆地区的高温与三峡有关也是一个很合理的假设。

灾难面前,总会有借口说这是多少年不遇的灾害,河流是沉默的,没有人为它辩护.

--EOF--

Sixapart Acquires Rojo

Sixapart Acquires Rojo
Sixapart Acquires Rojo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dbanotes).


Sixapart 宣布收购 Rojo. 一直以为 Sixapart 会被别的大公司吞掉. 一年多过去了, 活得更加滋润了.

Rojo 的在线 RSS 聚合服务并不如 Bloglines 出色(最近也迁移到新的技术架构了,还没来得及表现). 不过 Sixapart 如果组合拳(LiveJorunal+Rojo+Vox) 打好了还会是很精彩的.

第二季第二集中,典狱长 Warden Pope 与 Bellick 一起接受质询的时候,我看到 Pope 在整个《越狱》中很感人的一幕:

"尽管我对他的很多行为不感到自豪,要我抛弃自己人那绝对不可能"

很欣赏这样的领导与领导处事准则。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把犯错误的下属推到火坑里,虽然我也很讨厌 Bellick 的作为。

那天在回家的途中,收音机里正传来关于富士康与第一财经记者的诉讼案的一些评论。令人欣慰的是,第一财经在富士康公司咄咄逼人气势下没有抛弃自己的记者兄弟,反而公开宣传支持他们,相比那些独善其身甚至落井下石的行为,这多少也算很难得的事情了。虽然最后的局面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握手言和。

BTW: 建立了一个追踪最新《越狱》信息的页面

--EOF--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Review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OpenSource.

Security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