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类别下的文章

3PAR 争夺战

这两天看到消息,Dell 在对 3PAR 争夺战中退出,HP 宣布获胜。当然,代价也是不菲,总收购价格大约 20 亿美元。

3PAR 这家公司刚进入国内我就有所接触,因为该公司在美国有很多证券、金融行业的客户,加之我上一家雇主就是做这个方面的,所以我非常想了解并引入 3PAR 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并且研究了一下高端的几款产品特性(refer: 3PAR 存储架构解析 ),最后还吃了一下螃蟹,在 3PAR 上实现了一套 Oracle 11g RAC 集群。所以,我算得上国内少数真正用过 3PAR 的了吧。考虑到以后再也不会接触这些所谓高端存储,还是有必要写点东西做个纪念。

应该说,3PAR 这产品的确有独到之处。首先是性能上看,通过特定硬件架构,充分利用了机械硬盘的特点,进而保证 I/O 响应时间,这是硬指标,真是非常贴近金融类的用户需求。 Thin Provisioning 技术也是实实在在的可在产品环境使用的,不像个别存储厂商只是一些功能的包装,跟风炒作概念,忽悠客户。让人感慨的是,3PAR 最近有有些生不逢时或是走向末路,上市时也恰好是金融危机来临之际,核心业务一下子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这是商业层面上的;另一方面,3PAR 的技术在机械硬盘时代几乎独步存储武林,但到了 SSD 的时代,则有武功被废的可能。尽管也宣称支持 SSD,但毕竟在机械硬盘时代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了。追求高 IOPS ,更小 I/O 响应时间的用户用 PC 服务器 + SSD 就能很好的满足要求了。

HP 收购 3PAR 的意图其实比较明显,那就是弥补自己在高端产品上的缺陷。最近几年,IBM 在推收购来的 XIV ,HP 也有 EVA 系列的存储,和 3PAR 的一些设计理念都是很相近的,不过都只能算是中端存储,算不得高端产品。据我所知,EVA 似乎市场表现一般。收购 3PAR 后,估计 EVA 产品线将最终消亡。业内其实都知道,HP 自己一直没有高端存储产品,一直是 OEM Hitachi Data Systems(HDS) 的高端产品,后来和 Oracle 合作 Exadata ,Oracle 收购 Sun 之后也不再和 HP 合作,对 HP 来说,如果在未来几年,要在存储领域有所作为,收购是最为便捷的办法--也是高层最不用动脑筋就能使用的办法。

尽管 HP 有收购 3PAR 的足够理由,但我觉得这笔收购未必能对 HP 带来多大价值。如果给 Dell 可能会更好一些,Dell 可能将 3PAR 用来主打中高端存储市场。

据说 3PAR 的 CEO 获益比三位联合创始人的都要高,这就是商业运作的力量。3PAR 发展到现在,历史已经有 10 年了,在看到一些有创造力的公司成功之前,也要想到创业的艰辛,成功只是少数,失败是多数。(3PAR 的命名是这样的:3 表示三个人,P 代表Jeffrey Price;A 代表Ashok Singhal;R 则为 Robert Rogers,已于 2001 年离开. 所以,这家公司的名字应该都用大写字母才是)

从技术发展和业界的需求来看,这些 SAN 中高端存储已经临近黄昏。也不可能在云存储方面有什么进一步的想象力,有的话,也是空想。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EOF--

Web 产品的改进

这一段时间来,一直在考虑快速改进产品的事情。Web 产品的改进是个麻烦事情。远不是收集一大推需求列表,然后三下五除二修改上线那么简单。

产品的改进,也是个不停作选择的过程,不要被用户牵着走,尤其注意那些专家型用户的意见,是很好的参考,要尊重他们,尽快给他们反馈,但未必要全盘采纳。如果真的存在易用性问题,用户会从更广范的角度不停的反馈给你。不能看竞争对手的,因为他们可能在跟你学呢。

改进的前后,数据收集的丰富性将影响最后改进的结果。但不能完全跟着数据走,因为你收集的数据可能不是准确的。此外要记住,不要事先定一些数据上的指标,比如注册增长多少啦,流失率减少多少啦,没有意义。有些改进,内部数据上未必会好看,但用户会叫好。要知道,越大的公司,数据越是用来唬人的。反正决策层没几个人懂数据。

针对产品改进,要想做出正确的决定,只有对产品本身的熟悉程度是不够的。其实越了解自己的产品,越容易做出有失偏颇的决定。而如果能对用户加深了解,会有助于做正确的事情。但必须承认,了解用户可不那么容易。

既然是改进,就不是翻新,就不要做大项目,"大山临盆"的事情常有,只是失败过后没有人好意思说。快速上线,快速反馈,不但用户容易接受,团队也会从中受益。

好的技术人,能让产品变得更好。而团队越大,产品会变得越糟。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永远都适用。

说到底,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废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EOF--

灾难究竟要多么惨痛,才能不让它再次发生?我的朋友们阿,答案在风中飘扬。

最近在 Sedo 上尝试购买一个域名,折腾了一笔不算成功的交易,算是交了一次不菲的学费。

或许是因为技术因素的限制,Sedo 的交易过程没办法像国内域名交易商(比如 4.cn)那样很严格的确定交易中的每一步的状态,而是完全靠代理人(也就是客服人员)对交易状态进行驱动,用户容易被误导。让人不能理解的是,Sedo 会在卖家将域名 Push 到 Sedo 后就给卖家付款(这个过程居然是不通知买家的,或许国外的担保交易都这样?),这个时候如果卖家申请取消交易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就是在失误在了这里。因为信息的不透明,新手的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比如我。

事后搜索了一下,用户对 Sedo 的抱怨还是挺多的。虽说 Sedo 已号称进军中国,但实际上只是汉化了几个页面而已,客户支持方面的力度弱也可想而知,据说 Sedo 负责亚太区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张谦先生,尽管反复的沟通后被告知结果不可改变,但还是感谢他的耐心吧,沟通中还是了解了不少东西的。

教训或许有点惨重,但是自己疏忽在先。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购买域名的时候建议朋友们优先考虑国内的平台交易吧,毕竟沟通起来更方便一些。

--EOF--

更新:我在后续要求 Invoice from Seller ,Sedo 给我的明显不是卖家的信息。只是他们自己简单做的一个 Invoice。

在新的团队有点忙,刚好这本 《软件架构师应该知道的97件事》 适合断断续续的阅读,然后慢慢"琢磨"。每个人偏重的技术角度不同,所以有些事情读罢可能未必能引发什么进一步的想法,但读到有些以前没关注过的话题则可能触发进一步思考。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确保简单的问题有简单的解",这本书里面很多话题都提到了"简单"这个词,我更喜欢用"简朴",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有点不谋而合。其实,有些资深开发者很难抗拒"炫技"的诱惑,时常想用最新最酷的技术来做他认为"最有挑战最有难度"的事情,殊不知用更小的时间、人力、技术成本解决问题也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究竟什么才是称职的架构师,我想很难界定,很多公司对架构师有不一样的期待,但有一条,作为技术人总要不断的思考,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迎接更大挑战,才会称为别人眼中称职的架构师。

我的一个疑惑是:不知道有多少架构师现在还在公司之外保持阅读技术书籍的习惯呢?

--EOF--

自从 Oracle 收购 Sun 之后,似乎放慢了收购步伐。这次  EMC 收购 Greenplum 的消息传出来,倒像是 Oracle 被偷袭。因为 Greenplum 和 Sun 之间关系密切,据说 Sun 还是大股东 (?),Greenplumn 出来打市场,基本上是和 Sun 硬件捆绑着卖的。Oracle 收购 Sun 后,我一度以为早晚 Greenplum 也会被 Oracle 收入囊中呢。

在我看来,EMC 收购 Greenplumn 目的其实也挺明确--就是为了卖更多的存储出去(当然要打着云计算的噱头)。我不看好这个买卖,EMC 在高端存储的优势余威犹在,在低端上似乎快被甩下了,我不是说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现在整个计算环境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廉价存储方案比比皆是,买存储盒子的用户只怕会越来越少。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Greenplumn 类似的计算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数据仓库技术环境,估计也是 Oracle 不愿意看到的。但这是趋势,谁也无力抗拒。随着 Oracle 也开始卖自己的 Exadata 存储,与很多合伙伙伴都逐渐开始了竞争关系,EMC 倒也不能不防。

个人觉得 Redhat 倒是挺适合收购 Greenplum 的。原因无他,数据库软件和操作系统捆在一起卖更容易讨用户喜欢,而随着硬件卖,用户会有被挟持了的感觉。当然,我也是信口扯淡,我这么一说,你这么一听也就算了。

这次收购也让人猜测麦克尼利大叔与拉里大爷是不是关系紧张了呢?

--EOF--

前几天关于卷豆网的"淘金链 LinkMiner"产品被抄袭的争论引起了不少业界朋友的关注。在这里我不想探讨抄袭与否或者谁是谁非,而是想说说大型互联网企业与初创公司争利这事儿。

我们常说硅谷有更多的创新,创新来自哪里?多数来自初创公司(Startup)。而大公司针对初创公司取得的创新产品,常常采用收购的策略,这样,不但拿到了产品,占领了潜在市场,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团队。但是国内大公司采取的做法呢?是抄袭,或者说的好听一点叫"模仿",创新很难,模仿很容易,只要人手够,肯砸钱就成。这样下来的结果是,大公司内负责拷贝的小团队(或者是总算有了活干的产品经理)得到了短期的业绩,但公司长此以往则失去了创新的能力,而创业团队得不到益处。

这种中外差异,建硕认为是因为彼岸的人才在大公司之外,我觉得还是因为大公司心态问题。很多喊着开放的公司,为了一点小利而让整个社区齿寒,什么产品都弄一份"自己的",试问如何构建所谓的"开放平台"?我想很多公司都梦想着把自己的拳头产品打造成行业平台吧,问题是你骨子里就不打算让第三方开发者真正的得到益处,或者说大家都是来陪着太子读书的,稻子成熟了都叫你圈地收割了,这样如何达成愿景呢?

所以我说,大型公司应避免与初创公司争利,相反,应该花点心思扶植一些这样的团队,毕竟这样,才对整个生态有利。长期来看,这才是划算的买卖。

--EOF--

在百姓网的交流

结束了对 VeryCD 的参观,下午来到百姓网做交流。

百姓网的办公室位于上海交大园区内,安静而且便利。从一些办公室布置的一些细小之处能看出来这是个很注重细节的团队,另外,办公室的墙上贴着的大幅的网站核心代码,手写的(据说是 York 的作品,很有才),以及休闲吧的布置都是别具特色的。

Baixing_tips.jpg

除了百姓网的技术团队,还来了不少朋友,一宁( @Yining )、二宁(@erning ,安居客)、霍炬( @virushuo )、桑勇(@Jimsang ,哪吒网)、沈晟(@ShooterPlayer ,射手播放器),晚上吃饭的时候还遇到一位来自微软的朋友。

此前在杭州已经和建硕交流过一次,深感百姓网的技术团队实力相当强,对于技术细节、数据方面的掌控差不多已是国内技术团队的佼佼者,对这样的团队讲技术似乎是班门弄斧,所以加了一点对过去犯过的错误的总结,没想到多数也是他们遇到过的。对于自己所分享的内容总体感觉还是有点准备不足。

Yupoo 的刘平阳( @gofeeling ) 先分享了一下新的技术架构,从当初的 Java 迁移到现在以 PHP 为主的架构还真的没有对外公开过呢,Yupoo 现在的技术储备相当不错。

我分享过后是百姓网的技术团队的小排分享了一下他们的网站技术架构以及心得,颇有收获。我不止一次听建硕说百姓网核心的设计原则是"简单",这一次也进一步明白了恐怕只有这样专注的团队才能把别人都在复杂化的事情简单化,做得如此没有野心,这是需要有大智慧才能做到的。我们都提倡"做减法",但是能把网站做到只有四个页面甚至不需注册也能投递内容而且能把Spam控制到如此程度,这可不太容易。

Baixing_Speed.jpg

中国互联网不同领域的的参与者,如果能达到下面说的几个阶段,还是让竞争对手挺绝望的。最初是"发现不了"模式),随着业界信息更加透明,现在似乎已经没什么"发现不了"的捞钱创业团队了,然后是"看不明白"(运营机), 看明白后又可能"模仿不像"(研发),模仿像了之后又"追赶不上"(节奏)。要知道百姓网以 20 多人的团队面对竞争对手数十倍于自己的员工规模,这可真是相当有技术含量的事儿。尽管百姓网目前也在招聘技术人的加盟(如果对他们感兴趣可以给我发邮件),我想那只是团队到了某个阶段后正常的扩建而已,不能称之为扩张。

在 Twitter 上也有人问为什么百姓网只有这么几个人,其实"团队扩大很容易--拿到投资后疯狂招人就可以,但是要保持精简那可是需要能力的",从客齐集(Kijiji)到百姓网一路走来,我相信这个团队已经想的非常清楚了。

晚饭后乘动车回杭,真是愉快的一天,学到了如此多的东西。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交流。我要真诚的感谢上海一路遇到的各位朋友!

--EOF--

另请参考建硕的《有朋自杭州来》,有聚会的合影,另外他现在果然比以前写更多中文文章了 :)

补充:百姓网对于产品的采用比较标准的 A/B 测试,这也是灵活带来的附加好处吧。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作 A/B 测试的。

参观 VeryCD

本周应百姓网 (Baixing.com) CEO 王建硕(@Jianshuo )的邀请去上海做交流,也趁机学习、了解一下几家一直感兴趣的公司。周二下午到了上海。因为世博会这个折腾事儿,除了预订宾馆比较麻烦,其它的不便都还可以忍受。晚上膝盖突然肿胀,整晚发烧。

周三上午迷迷糊糊的一瘸一拐的出门。上午和 Yupoo 的创建人刘平阳一起参观 VeryCD 的办公室。VeryCD 办公室位于徐家汇一处工厂改建的办公楼内,完全的 Loft 风格,颇有技术气息,还有些...奢侈。办公室很安静,另外留意到员工的椅子不错。据说土豆的办公室也很不错,有机会也去参观一下。

Dashhuang_desktop.jpg

在 VeryCD 先后见到了黄一孟( @DashHuang )与戴云杰( @Xdanger )两位才俊,承蒙款待,吃饭的时候进一步聊了不少事情。大家对当前的创业形势还是比较忧虑(现在 VeryCD 也在开展新的项目),只要是做用户产生内容(UGC)方面的事情在国内必然摆脱不了内容监管的风险,寻求突破乃是极具挑战之事。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硅谷无论在哪里产生恐怕真是有难度的。不过,仍有创业公司就像小草一样,不苛求雨水,依然从石头缝中顽强生长。

V.jpg

整天在网上翻墙相见的几个人聚会也不可避免的聊起了翻墙这事儿,技术人在一起总要聊点有趣的话题嘛。作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网站,作为用户也问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关于内容的建设的力度,原有站内内容仍有价值可挖,这也是 VeryCD 与迅雷等差异化的地方,得到的答案是这方面会有所投入。另外,针对美剧等需要持续更新的资源,最近也推出了"订阅下载"功能,比原来方便了许多。还有关于创业团队的建设,这个差不多是个让大家都会诉苦的一个话题,人才现在仍是可遇不可求的状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结束对 VeryCD 的访问后,下午赶往百姓网交流。

--EOF--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Review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OpenSource.

Security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