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类别下的文章

看了未完成盘点5大软件,也想说说我喜欢的几个软件。

Movable Type -Blog 发布工具
来杭州之后曾经一度停止了 Blog 的写作。但是后来还是'重懆旧好', 最后干脆把以前写的其他内容也迁移到 Blog 上了. 每天写点东西,就当自己的生活记录了吧。MT 今年发布了 3.2 版本. 对 Anti-Spam 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不出意外的话, 明年 MT 仍将是我的 Blog 工具的首选.

Above & Beyond (AB) -Time management PIM software.
这是到了新公司之后 Leader 介绍给我的一个小工具, 用于时间管理。开始的时候我比较抵触--理由是没有时间进行时间管理(糟糕的谬论)。一旦坚持下来之后才发现这个小工具真的给了我很多好处。AB 很快将推出 2006 版本。不知道会不会把 GTD(Getting Things Done) 的理念更为完美的结合进来。06 年给自己的一个任务是要把时间管理作为一个习惯来做。

Azureus -BT 下载工具

国内的一些 BT 类下载工具(BitComent、汉化的电骡等)不敢用了--都捆绑有流氓软件。一不小心就中了招,敬而远之吧。Azureus 功能丰富,界面很干净,不捆绑乱七八糟的软件,这些我都比较喜欢。有的时候速度慢点,但对我足够了,反正也不用每天都下載东西。




Microsoft AntiSpyware - 反"间谍软件"的软件

Spyware、流氓软件的盛行使得微软的这一款免费工具对我来说这么的重要。自从安装了 AntiSpyware 之后,机器里干净了许多。希望微软的杀毒 OneCare 也能具备类似的效用,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其他公司的付费杀毒工具了。

Gregarius -- Online RSS Reader
我始终比较抵触桌面端的 RSS 阅读工具(难以和浏览器无缝结合,Firefox 上的SAGE倒是不错的,刚开始用).而提供 Online RSS 阅读的那些站点都有一些无法忍受的毛病。所以,需要找一个适合个人阅读习惯可定制的小工具。最初选用的 Lilina ,但是速度太慢。后来很偶然发现了 Gregarius,几乎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了(Ajax/分类/响应速度)。我用这个工具搭建了 OpenRSS.net ,作为个人的 RSS 阅读入口。

上面这几个工具也算有点共性:基本上是从今年开始使用的(MT 除外)。基本上都是 OpenSource 或是 Free Software (AB 除外)

Work@Microsoft vs Work@Google

设想一下,某一个早晨,你打开电脑,浏览器自动登录到你在微软的个人门户(Windows Live)上,系统自动向你弹出今天的日程表,然后你处理邮件,用 Office Live 书写文档,之后通过 IM 工具自动同步给你的同事,顺手把文档同步发送到你的 Blog(当然是微软提供的 MSN Space Live) 上,一切完成得差不多之后,顺手玩玩 Online 的小游戏。

在不久的将来,Work@Microsoft 或许会成为微软 Live.com 站点的一句招牌口号. 这个平台上将会有 E-Mail、IM、Blog、Office服务,甚至还有游戏。微软的很明显的一个意图是希望用户能够在 Live 平台上完成用户的日常工作。一旦微软的 Office Online 能够提供服务,Work@Microsoft 就会成为可能。而在此基础上,微软可以进一步提供其他服务,比如 CRM/ERP 软件托管。前不久,微软 CTO Ray Ozzie在备忘录《互联网服务革命》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构想。

Web 2.0 应用服务稳定性问题

刚才看到我的 FeedBurner 订阅数量一下子从 56 多变成了 31. 直觉上是 FeedBurner 可能出了问题。查看车东的 Feed 订阅数量,少了将近 1/4 . 再看 Keso 的被订阅数量,从原来的 5K 多变成了 不到 4K. 应该是普遍问题了。跑到 FeedBurner 官方 Blog 上看了看,没什么信息。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前几天也曾经发现过一次不正常的现象

Bloglines 的"水管子工"的出现很多用户都遇到。前几天 del.icio.us 因为机房的电源问题,导致连续 2 次停机维护。无独有偶,21 日,豆瓣也因为维护上的疏忽导致短暂的停机.

这些 Web 2.0 的代表站点纷纷出问题。不能不让人对 Web 2.0 应用的稳定性、可靠性产生一定的顾虑。

虽然 Web 2.0 应用服务不一定需要 24*7 这样的可靠性,比如 37signalsDavid 就说过'Basecamp doesn’t have that(99.999% uptime). I think our uptime is more like 98% or 99%'. Web 2.0 应用一般都是轻量级,有的服务提供商硬件投入上可能是"能省就省"。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服务一旦不稳定,肯定会使用户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一旦有数据丢失现象,就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车东推荐给我一个链接:中国网站首页设计有四大特色,读了之后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我自己在浏览的时候也常常遭遇那些类似的糟糕页面。咱不说那些一下子弹出来十个八个广告窗口的,也不说首页包含恶意代码的修改你注册表的,就说那些还比较正常的站点的页面吧.随便来几个。

页面字体用隶书/黑体
这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隶书和黑体这各字体如果往大了写,比如来个一尺见方的,倒也美观的很。可是页面这个豆腐块大小的地方如果放上一个隶书小字,看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要多粗糙有多粗糙。不信? 看看这个例子:

2005 年度最喜欢的几个站点

翻到去年自己的年度技术回顾。不胜感慨。这一年虽然还没完全过去,很多 Blogger 已经开始年度盘点,其中不乏小型的 PR(公关)类型的回顾。抛开那些利益关系,说说自己喜欢的 2005 年度的对个人 Web 习惯产生影响的站点.

del.icio.us
虽然去年就关注这个站点,但是几次都擦肩而过。当时实在是感觉不到这个站点究竟有什么奥妙之处.但在今年尝试性的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上瘾,现在 del.icio.us 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个站点.这个真是 Web 2.0 大潮中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绝佳的例子.

Flickr

以前没有收藏图片的习惯,通过 Flickr 的使用自己也有意识的收集一些技术相关的图片。俗话说"一副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通过上面两个站点加上个人 Blog 就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简单而有实效。

Gmail
Gmail 把 Web Mail 的易用化极大地推进。Ajax 的适当运用使得交互性得到了前所有的成功。对我来说,Gmail 基本上解决了垃圾邮件的威胁,通过 GoogleAlert 服务能够进行信息及时发现.充分利用这个功能即可进行"守株待兔"式的信息收集.在阿里巴巴、 Yahoo! 中国联姻的事件中,做了一个小小的实践,效果不错.

豆瓣(douban.com)
这么有独创性的站点诞生在国内,说明中国人做互联网也不是只有抄袭的。通过豆瓣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以前要找一本可能感兴趣的图书太难了,毕竟阅读习惯很难通过 Web 展现出来。豆瓣给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豆瓣的一个原则是"做减法",比如豆瓣就不做"积分"这种垃圾功能。目前的豆瓣发展思路还是很清晰、清醒的,这和那些急于求成、急于做大的投机型站点也有本质上的不同。豆瓣的英文站点是 www.beantal.com

说点题外话,说起创新性,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抄袭/模仿".效颦的东施可能还会被人记住,但是,当我们一下子看到几十个"文摘"服务、几十个"中国的Flickr"一起涌现出来的时候,谁能记住几个呢?

Feedburner
现在很多专业的 Blogger 都把自己的 Feed 用 Feedburner 烧制出来。我把 Flickr

del.icio.us 、blog Feed 放到一起烧录。迁移的时候切换 Feed 非常容易。这对国内众多不稳定的 BSP 来说,FeedBurner 是 Blogger 回避风险的一个必要的手段。

Technorati
通过 Technorati 进行相同话题的 Blog 发现。另一个用途是观察最近的 Blog 圈子的动态。

一年多以前,我写过一篇 探讨把工作视窗转换到Linux上的可行性 的 Blog.今天翻出来这篇文章看了看。结合自己日常使用的实际情况,发现还是有很大难度。

先说说这一点中我观察到的 Linux 针对中文用户的变化. 首先是输入法方面, SCIM 搬了几次家之后,还在继续发布新的版本。并且已经被 SuSE 等主流 Linux 操作系统接受。第二个关于Linux 的发行版。关于 SuSE 的,Novell 把 SuSE 标准版贡献了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 OpenSuSE 项目(参考),随着 OpenSuSE 10 的发布,给中文社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 SuSE 的易用性一向也是为人所称道。此外,在浏览器方面, 这一年中 Firefox 取得了极大地成功。那些一向敌视微软的厂商给了 Mozilla 项目足够大的支持,使得 Firefox 一下子成了今年的软件明星。很多人都乐观地认为 Firefox 将是微软 IE 的杀手.办公软件方面,随着 Ajax 的风靡一时,出现了很多在线办公软件(比如,Writely),这给脱离微软的 Office 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而 Linux 平台上的一些软件对我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比如 Nessus / Nmap (虽然 Windows 版本也有)

那么,时机成熟了么?

对于我来说,还是不现实!

IM 工具太多 

对我这个网络依赖者来说,每天要用的 IM 工具还是太多。公司有三个工具: 淘宝旺旺贸易通雅虎通,前两个是工作需要,必须要打开的,最后一个偶尔也会用到。 MSN Messenger 也是必不可少的。与一些合作伙伴公司交流或者是朋友间的联络要用到。此外,Gtalk(查看/发送 Gmail 很方便) 和 Skype 也开着,不用 QQ,公司有规定不可以用,而且我自己也讨厌那个玩意儿。一共六个,天啊,可以想象每天要在 IM 上花费(浪费?)多少时间。

这几个工具中,个人比较喜欢 Gtalk ,简洁,是一个"做减法"的工具,能发送即时信息,能语音通话,已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了。当然,如果还能够传输文件,就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了。但是其他的工具还是不能丢掉--这几个 IM 之间不是互联互通的,甚至公司自己的三个工具之间都不能互相通信,这该多么让人头疼。我不可能让需要和我通信的人都用一样的 IM 工具,所以自己要安装起来这所有的东西。IM 工具各自为政的这一点上和 E-Mail 的通用性可真是差远了。

CSDN 请注意版权问题

此前我曾经写过一篇 CSDN 首页鼓励盗版图书下载 的 Blog,估计有的朋友认为我是小题大作。国内的站点能做到遵守版权的有几个呢?(这一点上 ZDnet.com.cn 还是不错的。) 昨天又发现CSDN 的首页上有个 Blogger 原封不动 Copy 了我的文章之后,被编辑们放到首页上去了:

CSDN_Nutch.png

刚好刚才在线上看到了 CSDN 的一位朋友,"投诉"了一下。我的站点上的内容协议现在都用的 CC ,在这个版权下使用我是绝对欢迎的。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Review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OpenSource.

Security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