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类别下的文章

你是一个技术人员,你想创建一个站点,或许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许是...「创业」前的热身准备?那么,如何少走弯路的构建起来你的 Web 站点呢?别笑,不是每个做技术的都捣鼓过个人站点,不是每个人都独立搭建过网站(我不是说个人Blog这样简单的东西),下面的简略指南或许能帮到你。毫无疑问,以下都是广告。

0. 信用卡

这个真要有!

确保有一张具备境外支付功能信用卡。这一点我想不是难事,就算是在校的学生,申请信用卡的门槛也小了很多。现在各个银行发信用卡都是求着用户的,申请的时候问清是否具备外币支付能力就好了。有了信用卡之后,你可以较为方便的申请 Paypal 、App Store 帐户、Google Checkout...

有了信用卡之后,你可以大大方方的收美元了 -- 如果你是面向非中国用户的话。

1. 购买域名

不要在国内的域名提供商那里购买域名。为了一时方便以后你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你可以看一下这里的血泪史。购买域名,我建议在Name.com(或 Godaddy,可以用一下这个 Refer Code: WOWhutu )上购买就可以,顺便说一下,GoDaddy 也支持支付宝。如何买到好的域名? 我没办法告诉你(如果你要从别人手里购买域名的话,可以看一下 4.cn).

域名备案怎么办?如果你的内容不是特别敏感的话,不备案可能问题也不大,低调一点,别自己往墙上撞。

备选: Domain

2. 主机服务

有了域名之后,那么购买主机就要提上日程。建议用 Linode 的 VPS 服务,价格不算贵,关键是容易上手,相对比较稳定,Linode 在东京的 IDC 访问速度居然...和国内某些 IDC 差不多。有些做技术的朋友,可能自己手头有个主机什么的,尽量不要托管在 IDC 了,机器硬件坏了或是被拔了网线,会让你很闹心。

如果你的Web应用已经写的差不多了,购买主机之后不妨进行部署,在线测试。如果应用正式上线,那么不妨买一个备份服务,每个月5美元而已。

有了境外的 VPS 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通过 VPS 「翻墙」,锻炼一下腿脚。怎么做,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如果要简单的优化一下 VPS ,参考这篇

备选: Slicehost

3. 域名解析

为什么要单独提 DNS 解析?GoDaddy 和 Linode 都提供 DNS 解析能力,不过,域名在哪里注册的和域名在哪里解析是两回事。重要的是,DNS 修改之后的有效验证是个不小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影响因素 DNS 解析速度,所以,有必要启用智能 DNS 解析服务,DNSPod 做的相当不错。用了之后你就知道,而且,没有副作用 :)

4. 静态文件

服务器在境外,经常遇到的一个性能瓶颈静态文件(尤其是图片)的访问速度上不来,而恰好你的应用要存储较多的静态文件的话,不妨研究一下 UpYun 的服务。如果你是个开发者,你会体会到一定的妙处,去看看又拍云的 API,你会喜欢的。重要的是,价格也可控制。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一切能节省时间的手段都要充分利用,否则国内 Startup 怎么做到比国外快

阅读: 又拍云实战

备选: CloudFlare(如果你的服务是面向国外用户的话)

5. 运维监控

即使是最简单的站点也有必要关注可访问性,监控机器运行状态。推荐监控宝的免费服务,足以满足小型个人站点对于监控的要求。Google Analytics 和 Google Webmasters 有必要启用。百度的统计服务最近一段时间也越做越好。

6. 邮件方案

如果是做邮件托管的话,也就是你的站点本身的邮件帐户解决方案,Google Apps 是不二之选。如果需要发邮件给你站点的注册用户,或者做小规模的 DM , 在 Linode 上启用 EXIM 就差不多了。

备选: 网易免费企业邮局/腾讯企业邮箱

7. 字体问题

如果你的项目需要较多的设计工作,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一些商业字体,如果想避免收到律师信或是勒索信的话,建议使用造字工房的字体,性价比非常高。

N. 接下来呢?

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许有必要成为 Github 的付费用户,开发、部署、上线、推广...等你到了一定规模,咱们再来第二季。

恭喜你走上不归路,也祝愿你得到一些因为折腾而带来的乐趣.

--EOF--

(发现还是太简略了,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不知道国内是否有创业团队招人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至少我了解到的绝大多数创业团队都面临招聘难的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难。和一些中小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交流,也都会为招人的问题而诉苦,丁香园 作为创业团队当然也是这样。从去年年中我加入丁香园负责技术团队开始,招聘就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今天在阅读完知乎上「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招人?」这个讨论之后,在这里也想分享一下丁香园技术团队的招聘经验。

我们找什么样的人?

概括一下说,我们要找的人最后一定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另外,需要有一定的自我驱动能力,不要事事都要别人来管理。一定程度上,我们力争把技术团队打造成「自我管理型」的团队,真正「有效率」的团队。

通过影响力吸引人

是否小的团队影响力一定小?是否足够有名气才有足够的影响力?当然不是,看你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渠道去影响什么人。比如对我们来说,Twitter 是相当不错的扩大影响力的工具,也是个非常好的招聘渠道,在长期认真经营之后,有必要进行合理利用。有很多给丁香园投递简历的人在之前都通过我的 Twitter 关注我在丁香园这家公司的动态,绝大多数人也都阅读过我的Blog上的文章,如果他们认为我是不靠谱的人的话,不可能投递简历过来。

Twitter、微博、Blog 等平台和工具是创业团队最应该利用好的渠道。谁让你没有其它资源呢? 这就是创业团队的局限性。我不喜欢用相对封闭的资源(比如学校的BBS)去发招聘信息,同时希望能找到的人有一点信息外向的意识,而不是只等着别人找到他/她。

通过价值观说动人

当然,投递简历过来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沟通并确定是否是"志同道合"的人,是否认同这个团队做的事情,是否认同这家公司做的事情,是否认同这个行业,是否想让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 -- 这些当然都要弄清楚。还要弄清楚候选人不单单为了一两个技术明星而过来,「慕名而来」往往是很危险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会很反感"价值观"这三个字,别误会,在这里我只是想强调一下我们彼此共同认可的东西,我们是为了彼此认同的东西才共事,而不只是通过薪水去诱使人进入公司。同时,在面谈的时候我也会直接告之候选人丁香园技术团队的不足之处,甚至我们公司的不足之处。短期内我们给不出足够高的薪水,但我们力争中长期让你有足够的回报。甚至就拿办公环境来说,肯定不如一些大公司那么舒适。当然,有差距不要紧,只要真的能够逐步改进。

不作校园招聘 但招实习生

坦率的说,中小公司如果不是特别特别有魅力的话,跑到学校大张旗鼓的去做校园招聘,无论时间、人力还是物力,都实在是一种铺张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毕竟那是在和大公司直接在校园招聘市场竞争。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 Twitter、Facebook 等网站寻找实习的同学(尤其倾向有能力「翻墙」的同学),提供不固定限额的实习岗位,提供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话我们提前支付转正后的薪水。过去一年中,一共有 8 位同学来实习过(包括即将大三的也有),最终有四位同学留下来,正式加入了我们团队,在各自的技术方向上都有不小的进步,而且对团队贡献不小。

有效控制招聘成本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技术团队的招聘停掉了在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各个大型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广告,我不是说通过这些网站找不到适合我们的人,而是因为隐性成本相当的高,不只是广告费用上的投入,还有简历筛选以及面试,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年2010年下半年还有通过这些网站在收集、筛选简历,2011年基本上就停掉了。不过,我们依然会在专业的技术网站上投递招聘信息,当然,免费的更好。

尽管之前曾经通过委托招聘的方式找到过非常好的人才,但以后将不再通过猎头进行招聘工作,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另外如果花钱就能解决,那么还要我有什么用?

节省下来的招聘成本一部分用在推荐或是内部推荐的激励上。对于内部推荐,我们给出的是相当高的激励标准:一个月的薪水。有些特殊岗位的招聘,自荐也给奖励。我们不会去「高薪挖人」,这实在是很愚蠢的做法。对每个人来说,薪水和回报是自己的工作付出得到的,不是被挖了才有的。

随时随地做招聘工作

Facebook 前工程总监黄易山在总结 Facebook 研发文化中的宝贵经验中说道「永远将招聘作为你的第一要务」,于我心有戚戚焉。实际上,要我说出来我用了多少时间去做招聘,无法给出具体可靠的数据(如果有人给出你数字,要么公司足够庞大有闲人去做统筹,要么是在蒙人)。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随时随地做招聘,时刻想着招人。比如,我在知乎阅读 iOS 相关问答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位不错的工程师的主页写着准备找工作,立刻联系... 最后又经过几次沟通之后成功说服他加入了我们团队。

不能等有了招聘名额再去行动,那样必然被动,创业团队不要做刻舟求剑的事情。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不作限制的情况下不是招到越多的人越好。这个似乎人人都明白,但是有些人一有点小权利就喜欢扩充地盘,盲目的认为自己管理的人越多就是权利越大,就越有晋升的机会,在大公司里面很常见,最终是人浮于事。这一点上我倒是很庆幸。

招聘工作永远要改进

每过一个季度会审视一下整个团队过去的招聘工作,如果发现过程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比如招聘环节衔接上的疏漏)需要立即在下一个周期着手改进。招聘工作永远都不是完美的,但能做的更好一点为什么不做?

在这里也向曾经接触过的朋友们说一下: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望见谅!

一年过去了,回头一看,团队规模已经扩大了整整一倍,四分之三是新人。当然,我们现在依然缺人。比如,现在依然在招聘移动应用开发的人才:

如果你对丁香园技术团队感兴趣,我们干脆一起谈一谈!

--EOF--

用户是上帝

因为今天在微博上抱怨支付宝在Mac下控件的问题,又想起了「用户是上帝」这句话。恐怕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也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将这句话写入公司章程,写在墙上,甚至挂在嘴边,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把这句话放在心里。

静下心来仔细想一下,发现自己过去可能没有明白「用户是上帝」这说法到底有什么含义。

用户是上帝,不是说对于上帝的所有需求或是要求,你都去满足,那样你无形中在心里将上帝当作了魔鬼,切记不要轻易出卖自己产品的灵魂,不要动不动被用户所驱使。对于上帝,我们要有敬畏心,不要欺骗上帝,不要取悦上帝,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事情,遵从你的内心,就是最虔诚之举。对于上帝,不要将其当作观音菩萨,不会有求必应;也不要将其当作泥菩萨,初一十五拜一拜草草了事。而有些公司将用户当作砧上鱼肉,肆意宰割,纵使称霸一时,无法横行一世,早晚会被用户抛弃。

上帝说:「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而作为用户的我们,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上帝」,倒是应该起码有点同理心。你是服务提供者的上帝,但不要将服务提供者当成孙子,他们更不是你的奴仆。现在用户容易形成当爷爷的的心态,动不动就将「坑爹」的话当口头禅,其实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尤其容易形成心态上的对立。如果作为用户是这样的心态,那么也很难服务好别人。

「仁慈的主啊,请您宽恕我们这些无知的罪人吧」

--EOF--

Updated:张小龙认为无论将用户捧为上帝还是贬为仆人都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是朋友,这一点会在我们的产品里体现出来。」此言深得我心。

Updated: 以开发人员的思维评估产品,落眼点很容易在产品缺陷上,进而忽视产品的核心功能。记住,「好的产品不等于是没有缺陷的产品,好的产品不等于是面面俱到的产品」.

作为一个技术人,你加入一家公司的时候,除了要拿到一份满意的薪水之外,还应该考虑到自己会得到的其它收益,比如个人能力的提升,执行力等等。还有一点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想过:

你在新的公司里面是否有可能更高效的工作?

如果不能更高效的工作(个人生产力提升),甚至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疲于应付的流程、冗长而无休止的会议... 那么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而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如果不能更高效的工作,意味着你能做出的贡献将打很大的折扣,甚至就是在整个公司的平均线上下波动而已,那么你凭什么期待公司给你更高的薪酬和奖励?

前一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说,「一些业界大公司将整个人才市场水都搅浑了,动辄开出数倍的工资挖人,其实对被挖的人未必那么好」,有不少人不假思索直接反驳我这句话,仔细想想看,在一个员工行为主要是在"布朗运动"的公司,是没有希望的,除非你的人生就是要混日子。你真的以为在大公司就能锻炼好自己的技术?

一个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得到一个环境,能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公司,为社会,也为你自己。

--EOF--

技术人员创业的短板

越来越多的做技术的朋友开始加入互联网创业的大军。这几年来,的确见到过不少技术人员创业的成功典范,但没见到没听到过的创业不成功的案例应该更多,所以,先别受那些成功故事的蛊惑,从那些失败的项目或是创业人身上吸收经验和教训更让人受益。

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其长处当然是技术,对自己如何运用技术做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产品有把握和信心。不过你的项目能否成功,并不只看你的能力最强那一部分,还要看你的短板是什么,这短板,可能是市场、可能是运营、也可能是组建团队的能力... 总之,技术之外,或许都是你的短板。

很少有人想过,这个短板是怎么产生的。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你的短板恰恰因为你你的技术背景形成的,短板就在于你对技术的过度迷恋和自信。这么说肯定很多人不服气,好吧,你是否觉得花一周时间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远比花一个小时向别人介绍你的产品更加容易 -- 而后者是你不想做也不屑做的事情。每当看到别人做到产品不如你居然还超过了你的时候,可能多数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想到的是: 我再开发一个更牛的功能或许就让对手望尘莫及了。

自身短板的问题,相信不少技术创业者偶尔自己也会想,但做起来就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一旦做起事情来,慢慢还是向技术那头使劲儿,可能就是"路径依赖"使然吧。要想避免这个问题,不妨就把你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列出来,执行得最差的几件事列出来,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学习这些"技术含量很低"得东西,是否有耐心将这些事情搞定,如果不行的话,除非你团队中有人和你的能力互补,可以更好的负责这部分的事情,否则,还是找个大公司打工吧。

技术人员创业,应该适当的时间忘掉技术。

--EOF--

不管技术团队规模如何,总要在内部用一些工具来支撑日常工作。这些工具的选择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不可不慎重。如何做这类产品的评估与选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这里说说我在丁香园技术团队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一般会参考的几个维度和评估方法。

活跃分析

目前来看,Google Trends 是个不错的分析产品活跃度的工具,只是有些关键词选择需要注意一下,不要迷惑于表面的数据。

产品特性

一般来说,WikiPedia 的对同类产品的功能比较是非常详尽的。如果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产品,无论如何要看一下。真的佩服这些编辑者的水磨功夫,相比之下,国内的有些类似网站,没办法看。

主观评价

通过 Twitter 进行提问,可以收集到很多技术同行的反馈与评价。另外,如果没有候选产品,通过 Twitter 也可以征集产品列表,前提是平时要有不错的互动。

通过搜索引擎可能会找到一些评测文章,一定要注意各自的场景和团队规模以及技术风格,一般来说,此类文章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国外技术人员接受程度

参考一些问答网站,比如 Stack Overflow 的讨论,一些产品的优缺点,几乎都会涉及到。

国内技术人员接受程度

通过新浪微博进行关键词搜索可以基本获知国内技术人员对某技术或者产品的使用与接受程度。比如,搜索一下 "Trac" 这个话题看看。

多方面沟通

尊重内部同事意见与建议,咨询一下更大规模的团队负责人的经验。有句话说得好,"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对于这个场景,也是适合的。

我吸取的一个教训是要让相关的同事有"知情权",避免黑箱操作。

选择与风险

团队负责人做最后的抉择,并且承担后续风险。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证实判断有问题,别硬着头皮往死胡同走,承认错误,尽快调整。

工具用不好或是不好用,团队效率可能会骤降许多,不得不重视。类似的惨痛教训还是不少的。

没错,我说的没有什么新奇的内容,都是常识。有时间我再改改。

--EOF--

最近问答类网站相当的热门。说起问答(Question & Answer)网站,很多人会第一反应想起 Quora ,实际上,这类网站中 Quora 并非做的最好的(但或许是借了 Facebook 的风头),最为成功的要数 Stack Overflow 。更为准确的说,是 Stack Exchange Network,Stack Overflow 现在只是 Stack Exchange network 的子站点而已。

Stack Overflow 由 Jeff Atwood 和 Joel Spolsky 这两个非常著名的 Blogger 在 2008 年月创建,7月小范围的进行 Beta 测试,直到 9 月份才开始公开的 Beta 测试。Joel Spolsky 大家应该熟悉,国内已经引进了他的数本大作,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软件随想录》,此外,Joel 还拥有 Fog Creek 这家运转得不错的软件公司;Jeff Atwood 是著名技术技术 Blog Coding Horror 的作者。有趣的是,这两个人过去还 打过嘴仗。Stack Overflow 面向编程人员群体,在其推出一年之后,又推出了面向系统管理员的 Server Fault ,2009 年8月正式面向一般计算机用户的 Super User。用这个方式不断进行横向扩展,到现在为止, 旗下已经有 43 个问答站点,甚至包括英语和烹调这样的主题。到2010年年末,Stack Overflow 单个站点在 Alexa 的 Rank 是 160 ,月度独立访客超过 1600 万,每月Page View 超过 7200 万 (refer)。Stack Exchange Network 在 2010 年 5 月接受了来自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 600 万美元的投资,在 2010 年扩大并完善了整个团队,从三个全职工程师发展到了 20 多人的队伍,搬进了 7500 平房英尺的豪华装修的办公室(当然每个人都坐着1000美元一把的椅子)。从各项指标来看,同样作为 Startup,Quora 距离 Stack Overflow 的还差得很远,虽然拿到了更多的钱、吸引了更多眼球。

StackOverflow_vs_quora.png

Stack Overflow 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你当然可以说是众包(Crowdsourcing)的功劳,但哪一个成功的社区能少了众包的功劳呢?如果实际一点说,不可或缺的因素我想是两个创始人的技术和社区基因。作为两个著名的 Blogger,没有人会质疑 Joel 和 Jeff 在 目标用户(开发人员)需求的精准把握。何况在上线前后,Jeff 通过技术社群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反馈(Joel 倒是似乎第一次做 Web 项目,Fog Creek 主要是软件开发)。此前市场上已经有 Experts-Exchange 之类的老牌产品,Stack Overflow 则反其道而行之(Anti-Experts-Exchange),作为技术人员,你一定遇到过搜索技术问题到了 Experts-Exchange 网站,但是你发现问题下面并没有合适的解答,仅仅有人提问,但是没有有效的激励回答者则是没有价值的。Stack Overflow 参考 Reddit 等网站的用户激励机制,关注问题质量,其做法是通过威望值(Reputation Point) 与徽章(Badge) 建立起信任评价体系,并且做到对参与者的有效激励。我是否说过技术人员都是"好面子"的?没有,那么现在记住这句话吧。

此外,秉承独特的设计理念。Stack Overflow 绝对没有多余的或是跟风的功能(比如一些不必要的 Social Network 特性)。如果看过 Joel 的书或是订阅他的 Blog,你应该知道他是个相当偏执的家伙,尤其是在产品设计方面,他认为对的事情绝不会妥协,参见他在《软件随想录》中的《别给用户太多选择》以及《用软件搭建社区》等章节。我不知道究竟团队在功能设计上是怎么分工的,但 Joel 一定是毫无质疑的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另外要补充的是,Stack Overflow 重新将"标签"化腐朽为神奇,也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横向的业务扩展模式。与 Quora 综合性的问答不同的是,Stack Exchange network 采取攻其一点,再进攻其余的方式。在面向开发人员的 Stack Overflow 获得验证并且成功之后,向类似话题领域扩展;然后与不同团队进行合作,逐渐引入更多的主题(比如 Ubuntu、面向物理学的话题等等)。最后,如果把几十个话题合起来,恰好是一个庞大的 -- 论坛。Stack Overflow是否重新"改造"了论坛这个古老的交流模式?

技术?是个关键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作为 Startup,罕见的使用微软了技术体系进行开发,但也用开源软件。观察 Stack Overflow 所用的技术方案,会觉得是个大杂烩,除了 C# 、ASP.net 、SQL Server 等,也有 HAproxy、Redis 这些解决方案。 据 Joel 说,效率和成本也还不错。扩展模式上则首选 "Scale Up", 总之,就是有点特别。但是,用户体验相当好,这个是最难模仿的一个地方(另一个是运营套路)。

或许,Stack Overflow 的成功因素不止这些,你认为呢?

补充,来自霍炬 (@virushuo) 的观点:首先工具本身非要重要。有足够好和专注的工具。其次,种子用户非常重要。So,小范围测试的时候奠定了基础,之后始终按照这个确定的方向积累。

补充, Joel 的说法是"push for high-quality content and its decision to segment the service into well defined verticals"。

延伸参考:

--EOF--

看到微博上《程序员杂志》在征集"一分钟先生"的话题:如何做好公司/团队的技术选型?其实大公司或者大一点的团队选型几乎不需要太多讨论的 -- 最后会不可避免的绕到技术官僚的话题上去。这里我想简单说说技术型创业团队技术上的选型问题。

拥抱开源技术

如果只能选择微软的技术路线,比如团队几个人只会用微软的技术做开发,甚至也不想学别的,那么似乎没有别的办法,将就一下吧。如果还有的选择,尽量选择使用开源技术。这样的好处是你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软硬件成本,还有更多的部署方案供选择,服务器上线甚至还能避免病毒的侵袭。开源技术的好处是出了问题,你总有办法可以找到答案,避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而用了微软的产品之后,可能平时不出问题,但一旦出了问题,你根本没什么办法,实际上,微软的产品使用门槛倒是低,但是复杂度可是一点都不小,而且随着发展,成本越来越高。国内有几个大中型网站,比如天涯、5173、大众点评、京东等,怕是深有感触吧,有的因为成本太高而继续被捆绑在贼船上,有的则破釜沉舟要摆脱这种束缚,但不管怎么说,总要付出一定的开销才可以掉头了。

好了,恭喜你选择了红色药丸,现在选择开源技术路线了,离开了微软的专卖店,进入到一个超级庞大的百货商店,这里还有数种分支供你选择呢,然后怎么办?选择大路货,选择可以掌控的技术产品,开源语言、开源程序、开源框架,乃至开源的解决方案。比如 PHP,比不上 Ruby 阳春白雪,但是用户基数大,你总能找到不错的工程师。PHP 虽然粗糙,但是管用。以 PHP 作为开发语言的成功产品不计其数,甚至很多东西根本不需要你再开发了,稍加定制即可使用。技术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差别在于使用技术的人。

Note:Paypal 和 X.com 合并之后,果断的将整个架构从微软的平台迁移到 Unix 平台;用微软技术体系构建的 MySpace 至今还在用微软的平台,被全面使用开源技术的 Facebook 短时间内全面超越。技术体系的选择是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么?肯定不是。但至少是因素之一吧。

避免过度炫技

技术人员创业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炫技"。什么新用什么,使用最时髦的开发语言、部署的软件产品、调试最新版本的开发工具... 没错,用最新的东西容易给技术人员以满足感,但也很快会将你的时间资源消耗进去,除非你准备做的是一款基础产品。否则的话,你要花时间去学新的规范、熟悉新的功能、对付新出现的软件BUG... 可是这时候,最需要你做的是开发你要开发的产品,而不是捣鼓其它东西。一些新的技术或者方案,可以花一些时间分析一下但没必要立刻就用,确保将来有一天能真的使用上的时候,对一些重大的陷阱或是缺陷能够了然即可。

很多人神往 37Signals 的成功,但你一定要知道类似 37Signals 的团队,默默无闻的夭折掉的不知道有多少。每当我看到创业团队的就那么一两个人还整天在捣鼓 Go 、Erlang 这些东西,并想硬生生的用到他们的产品中去,我就知道,这样的团队要悬了。有这些精力,有这样的能力,应该想办法尽快让技术变现,研究一下怎么改进产品,怎么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些不一定用最好的技术才能做出来。想办法尽快让产品发布,尽快接受更多人给你第一轮反馈,只凭创业团队几个人闭门冥想是很难出来好产品的,有的时候,产品推出的时机比完备的功能更为重要。要知道 GroupOn 最早也不过是搭建在 WordPress 上的几个页面,而阿里巴巴网站最初也不过是一个论坛,你又何必等到所有细节都打磨好呢?

拥抱开源技术,避免过度炫技,如果技术型团队创业(做互联网),这两条都能坚持的话,我想你已经抓住了问题的 80% 的部分,基本上你不会做太多的无用功。

再说说如何找到合适的技术伙伴,刚刚启动的时候不要直接上来就找什么技术总监、技术经理、架构师这些看起来级别很高的人,因为这样级别的人未必认同你的想法和你的现在的团队,相反,我建议找能实现你产品想法的人。找一个合作者要比找一个管理者更为重要。最后有一点必须要说一下,不要因为一个人的技术喜好而舍弃整个技术团队,在任何时候这都是很愚蠢的事情。

这篇文章是比较有针对性写的,所以不具有普遍性,路过的朋友不要挑刺。

--EOF--

Updated:留言中有网友质疑"技术型团队"该怎么定义,按照他的说法,他心目中的技术型团队应该是"天才团队",就这样。

1 2 3

关于归档

本页包含 Startup 类别下的所有文章.

上一类别为 SiteLog.

Tech.Memo 为下一类别.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发表的文章或者查看所有 归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