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ly in Startup 分类

我的「小道通讯」服务

这是我创建的一个服务,已经满三周年。

小道通讯目前采用邮件列表的形式。不定期发布一些我写的文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内容,我的目标是:提供稀缺的有价值的内容。

这个服务适合哪些人?创业者,想投身创业的人,关注技术创新领域的人,风险投资从业者等群体。

我并不认为这是知识付费,更认为这是一个实验,一个坚持了三年的实验。从这个实验的过程里,我也学到了很多,更能理解理解人的行为,更理解人性。

要不要订阅?如果你看到订阅费用后觉得犹豫,建议不要订阅了。经济条件紧张的学生和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或许也不适合订阅。

服务费用:

1024 人民币/人,长期有效。已经发布过的内容,我会把历史文章手动同步给你。

订阅方法:

打款给支付宝账号:[email protected] ,然后发一封邮件到这个邮箱,记得附上截图。

订阅前请三思,订阅后恕不退款。作为服务提供方,应该允许我有一点解释权,手动维护退款实在是太麻烦了,多谢你。

延伸阅读:我进行了一次 1000 个铁杆粉丝的实践

从重来到精益

这是充满疑惑的一年。到底是原生应用还是 HTML 5 应用更有前途? 是依靠电商平台还是应该发展自己的独立电商站? 怎样刷榜更有效果? 大数据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机会? 3D 打印机是一场革命吗?

这些事情还没能想清楚,已是年底,会议扎堆,创业者们又需要跑会场了,给自己的公司或者产品买个奖品也好,什么年度最佳移动应用,年度最佳创新应用,最具创新的十大产品啦,最值得投资的八个初创企业...赚不到钱,得个奖也好,总要对方方面面有个交代。

2012 即将过去,虽然没遇上世界末日,但我们也已处在又一个漫长的寒冬。对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来说,这个冬天,可能要比几年前的那个冬天更为寒冷。投资者们早已捂住自己的钱袋子,在需要贪婪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更为恐惧。创业者们,还是暂时别想融资的事情了。

抛开这些不愉快的问题不谈,说说「创业」这个事情本身吧。

长久以来,创业者们迷恋各种成功者的经验,到处东奔西走的参加业界各种「峰会」或是「高端论坛」,听上那么一会儿业界名人演讲,会场外面握个手换个名片也能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好像真被传授了什么创业秘笈一样。尤其引人发笑的是,那些创业明星的各种言论无一例外的被放大,被仔细研究,无论是微博上,还是各种科技创业媒体上整天充斥着《给创业者的 N 条建议》(N 可能从 3 到 10 不等)之类的垃圾文章,「人也多嘴也多,讲不清道理」,每天看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经验谈,没等做事都已糊涂,简直不知道走路要先迈哪一只脚了。或许,选一个合适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加以实践,才是更有效的。

今年在创业者群体里一度流行的话题是「精益创业」,相对比较流行的一本书是《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这本书以及这本书背后的精益创业运动在尝试解决全世界创业者的一个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是否有一种方法论可以用来指导创业者,而不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精益创业」可能是一个答案。

创业可以有方法么? 如果真的有方法,那岂不是「成功可以复制」了? 非也,方法论并不等同于方法。

令我比较担心的是,创业者们是否还有时间看书,「精益创业」流行毕竟是流行,有多少创业者看完了《精益创业》(或是其它任何一本书? ),又有多少能真正运用精益方法做事情呢? 怕是不多。我在前面说《精益创业》「比较」流行,是因为这本书应该「非常流行」才对,但不知何故,远不如去年的《重来》(Rework)一书给国内创业者所带来的影响大。

《重来》阐述的是简单而有效的商业思维,很多观点完全与常规商业逻辑相背离,但因为是著名的 37 Signals 团队以自己为例,言简意赅,极具说服力,因而受到中小创业团队的追捧与肯定,但中大型团队就未必能接受此书的宣教。

大概中国创业者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点子」和成功经验了。而无论是打破常规的思维还是方法论,几乎都是中国创业者最欠缺的东西。或许我们应该从《重来》中颠覆思维方式,跟《精益创业》实践一下方法论。这两本书均非长篇大论,也没有故作深奥之处,比较难的是「实践」,道理容易懂,做起来太难,这是所有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后说一下,「精益」一词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倡导的「精益生产」。现在,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能为全世界输出一点什么理论和方法呢? 现在还看不到。也或许我们都太着急了。

--EOF--

请注意:此文已经刊发在《创业家》杂志。

作为互联网创业城市的杭州

本文首发于 PingWest

近期有几家面向创业者的媒体不约而同的写了国内最佳创业城市这个话题,不可避免会提到杭州,不过杭州真的算是最佳创业城市之一么? 我在杭州生活也有七年多了,也见过形形色色的创业公司,跟很多人聊起过这个城市的创业环境。谈不上对杭州有多熟悉,简单说说我对杭州作为创业城市的看法。

大学与人才

杭州的大学并不少,浙江大学的规模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下沙大学城有几十万师生,但这些大学附近都没有什么像样一点的科技园区,更别提大一点的科技公司了,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那样的作用。中国很多开发区都梦想复制一个「中国硅谷出来」,毕竟这只是一个梦。大学和企业之间协同效应太差,跟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也有一定关系,毕竟那么多地产商在觊觎着每一寸土地,怎么能不充分利用并「开发」呢? 现在有个别大学园区将部分场地租给公司,但规模化和效应怕是还要再等很久。

相比北京上海而言,杭州的科技类人才还是偏少了一些。也可能是外流的人才多,流入杭州的人才还少。

科技创业园

大概创业园业已已经成为每个城市开发区的标配,当然,开发区也是每个中国城市的标配。杭州创业园区不少,冠之以科技园创业园啊什么的比比皆是,但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上显然不够周全,注重整齐划一,相对缺少人性化的考虑,生活配套设施明显跟不上。

发展较快的创业公司想在杭州找一块够大的办公场地多多少少有点难度,丁香园公司前一段时间准备在滨江区寻找一块 2000 平方米左右的办工场所,要场地够大,价格合理,发现真是难上加难,写字楼并不少,但是,也的确都是「写字楼」,高端居多,适合互联网公司的办公楼少而又少。硬件不差,软件和周边设施跟不上。丁香园最后入住的园区周围吃饭居然成了不大不小的问题,更别提咖啡馆什么的了,街边不允许有。

气温与气候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惊讶? 不是「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么? 杭州气候不够好? 没错,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游客,春天来杭州走一圈,的确会觉得这地方非常宜居。但实际上,总体而言,杭州的气候比较糟糕:冬季阴冷,在室内伸不出手;夏天炎热,整个城市像个火炉。一年四季,除了台风来袭的日子,几乎没有什么风,空气质量近年来表现也不够好。

但气候和创业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体会一下夏天办公室挥汗如雨是什么样的感觉,就知道有多么影响工作效率了。另外,因为夏季用电过度,个别区域动不动就要被迫节能限电,这多少也是一个麻烦。

互联网带宽

互联网宽带质量相对不错,作为家庭用户使用的话资费并不算贵,如果是企业使用的话,价格就不菲了,当然这个全国都如此,不过还是期待电信能在这方面对中小创业公司给予一定的优惠,否则的话,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这是个不小的负担。

交通与物流

最近几年,杭州的机动车辆激增,造成杭州的交通极其拥堵,虽说不可能像北京那样成为彻底的堵城,但这个趋势怕是短期内无法缓解。交通不便利,员工上下班就成为一个大麻烦。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在交通上耗费不必要的时间也不可避免的会降低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公共自行车网点遍布全城,堪称一大便民措施。

因为电子商务在杭州乃至浙江的带动作用,公路铁路运输以及物流条件堪称一流。

政策与扶持

这方面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在杭州多多少少都能享受到一定政策上的扶持,最起码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总会让创业公司受益。举个例子,如果西湖区不待见小公司,滨江区或许欢迎你,搬过去,自然也会随之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是之为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的「县际竞争」关系。

这是我所了解的杭州,或许跟你眼中的杭州并不一样,最后要着重强调的是,不要被我误导,杭州看似如此不堪,但已经比国内很多城市好太多了,不要忘了,咱这里是中国,不能过于苛求。

期待杭州成为一个创业者的天堂,尽管现在看起来,还要有很多路要走。

--EOF--

为什么我们在细节上做不好?

最近团队遇到一个案例。看似很小的事情,但仔细研究起来,彻底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没做好,细节部分糟糕得一塌糊涂,最后导致一件事情的结果:完全失败。

经常有人在聊起公司的时候问我,你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有哪些? 我当然会重点提到团队。不过在谈及团队的时候,我又最担心在「细节」问题上做不好。

细节就是竞争力,尤其是对小团队来说,小团队更应该注重细节问题。大一点的公司可以追究责任人,靠流程、靠制度,靠各级评审等等一系列的「成本」来提升细节能力。小一点的公司或者团队怎么办? 恐怕只有依赖每个人的能力和责任心了。

细节也是锻炼人的能力的地方,搞清楚每一个细节,将每一个细节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掌握好,能力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继而,着手做更大的事情也不会手忙脚乱。相反,做不好细节和小事的人,如果总嚷着要做「重要」的事情,做更有「挑战」的事情,这样的事情真的到你面前,真的能接住么?

为什么我们在细节上做不好?

对细节问题不够重视 一件事情到了自己这里,头脑中先入为主认为只是一件小事,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样,当然就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小事不一定不重要,小事不一定意味着做起来就简单。

对事情复杂度缺乏认知 不就是给客户写一封电子邮件么? 不就是用 HTML 写一个页面么? 不就是做一则横幅广告么? 那么,这些事情真的简单么? 为什么别人为客户写的邮件打开率更高? 为什么别人写的页面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 为什么别人做的广告转化率更好? 背后涉及到哪些知识? 不想研究一下么? 不能研究一下么?

对细节缺乏耐心 草草了事,应付了事,遇到问题马马虎虎,轻易得放过了很多可以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这问题我没想过」「这事情我没遇到过」「设计稿都改过两次了」... 这类借口在任何一个团队都很常见。

缺少责任心 常常觉得自己这里做不好,还有别人会把关呢。担心什么? 可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呢? 「文案是产品经理的事情,关我甚么事?」如果你能对文案也有改进意见,谁说以后你就不能做产品经理做的事情呢?

主观上不认可自己的工作 就给我这么一点钱,要我做这么多工作? 问题是我们如果不多做一点工作,不提升一下自己,又怎么能多一点钱呢?

为什么细节上做不好? 不同人不同的角度还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一点我能肯定,细节不会决定成败,但做不好细节,一定会失败。

做好细节,百事可作。

--EOF--

回想从最初开始负责丁香园技术团队到现在,团队规模已经增加了几倍,有人离职,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团队一大,自然有些问题会浮现出来。比如最近在和团队同事聊天或是面试面谈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觉得现在的工作没什么挑战」或是「感觉学不到东西」,以前偶尔听到团队同事这样的反馈,还是挺让我着急的,我第一直觉是很惭愧,公司或是团队给同事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太少了,于是,不停的争取资源或是尽量改进,但是最后我逐渐发现,这样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并非是问题的根源,因为一方面有人说没挑战 ,一方面是一堆老大难问题很久得不到解决。觉得「没挑战」和「没成长」其实是很多人会有的心态,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容易形成这样习惯上的认知。

我以前写过一篇 工程师在创业团队的技术挑战 ,说了一下我对技术上的「挑战」的看法,现在趁着有点空闲,再谈谈谈创业团队中的成员的「挑战」以及「成长」的问题。{请注意,这只是一篇随笔,我无意去讨论什么管理之类的废话,也不奢望就这么几个字能解决所有问题,对少数人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就足够了}

一般觉得工作没什么挑战的,原因可能无外乎几个: 要么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够高了,不屑于再做「简单」的事情; 要么认为自己是在做「重复」的工作;要么,觉得没接触到新东西;也很有可能只是各种借口或是「心态」的体现。

实际上,任何团队中都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做得好或是做不好的事情。什么是简单? 给产品写一段文字说明够简单么?写一封 EDM 够简单么? 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会看到绝大多数文案都是糟糕的一塌糊涂,那么为什么不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以下自己呢?既然能力够高了,为什么你说的「简单」的事情还做不好呢?所谓眼高手低,不就是说这种情况么? 如果小事情做到比别人好,那么大一点的事情团队就会更加放心的给你去做。否则的话,换了是你,你也不会将重要的任务交给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吧?

任何团队中也没有「重复」的事情。任何事情,如果不针对反馈做任何改进的话,做第二遍你就会觉得是重复;而如果每次都能根据反馈不停的修正,那么做成千上万次可能还会找到乐趣。比如说我们网站经常要给用户设计一些广告图片,有的同事说,总让我做广告图片,枯燥、乏味,我的设计能力如何得到提高? 的确,如果每次都用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怎么提高呢?客户或是同事给你的反馈,比如,图片上的文字都是毛边的,无论怎么说你都无动于衷,那么怎么可能真的提高呢? 所以,面对「重复」的事情,必须不断的给自己设立新标准,然后努力去突破,重复的事情里面依然大有文章,想想如何提高质量,再想想如何提升效率。

至于说接触不到新技术,其实问一句话就好: 你业余时间为什么不学呢? 大部分回答是: 没时间。这是无解的问题。一般听到「没时间」,有时间整天逛淘宝难道没时间学习么? 其实潜台词都是「这是不重要的事情」,任何事情,你不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怎么做到比别人更好么? 正所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同样,不做好准备,也等不来机会。

至于心态,我引用丁香园 CEO 张进的一句话:两个都是新入职的同事,也都是第一份工作,交给他们差不多的事情做,一个想「他奶奶的,就这么点工资,让干这么多活?」,另一个则想「没想到新人都给这么多机会锻炼」,你说过几年谁的成就更大? 这或许可以回答某些人的疑问「为什么我和同学毕业的时候都差不多,怎么过几年不见,人家都做到某公司总监乃至副总了,我还是在不停的换工作?」,就是心态导致的差异。

有些人觉得创业团队或是小型公司里面,资源少,「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是你没仔细去学习应该学的东西。前几天给几个好友的新创业项目提建议,我说你们某个地方做的不及格,他们说要我给讲讲,我说这个应该不用讲的,你们团队中的某某,以前看过我做同样的事情,按理说,他也能做一下的。遗憾的是,没去做,也做不来。为什么? 别人做他熟悉的那一点领域之外的事情,他是漠不关心的,意识不到学习更多东西是有价值的。有人说,问题就是机会,团队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机会,谁能解决掉,就会给团队带来更大的价值,相应的,他也会得到更大的回报。而在创业团队里面,恰恰是需要解决问题的人,不欢迎那些不动脑筋的螺丝钉。创业团队中,可接触的问题不可谓不多,公司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动手来做,如果平时多用点心思,学到的东西早晚在将来还会用到。很多人不都是有创业的想法么?但是你连基本的积累都不够,创业? 怕是要撞墙。

那么是不是在大公司里面才能让人得到锻炼呢? 曾经遇到过不少工程师当面告诉我,想去某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去工作几年,提高一下技术,遗憾的是,几乎没看到一个人在几年后能力真的得到提升,有的甚至退步,为什么?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大公司里面多数的事情都已经固定下来了,而很多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遇到公司从小到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难得的成长机遇,不停的学习充实自己,解决各种问题,才成为牛人,牛人也多是苦日子熬过来的。等到天下皆定,哪还有那么多硬仗好打呢? 另外,「想锻炼技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单纯的想锻炼技术实际上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和意识更为关键。

我在微博上调侃过: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公司,比如,办公室要无比舒适;用最好的设备;完备的培训机制,还别占用休息时间;弹性工作制;别他妈太累;也别让老子加班;公司前台要好看;没有刻板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有创造性不是重复劳动,别管我是否有创造性;队友不是猪而且都是天才,遇到困难他们就会出手解决;做的事必须是最潮的,但别管赚钱与否... 还有,最重要的,薪水要高。遗憾的是,这样的工作估计是做公务员也不一定完全具备,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甚至增加无谓的抱怨。

提起抱怨来,也有必要说一下对队友的抱怨这个事情。曾经见过有人对一起合作项目同事的抱怨,比如设计师抱怨合作的产品经理有问题,总要不停的修改,时间长了,认为产品团队都很烂,经常打扰你,那么有没有想过,你是否可以给产品设计提出更好的建议呢? 甚至,有些产品设计你是否可以进行改进呢? 什么?「那不是我的工作!」 可是,为什么要给自己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你完全可以无限制的突破边界,突破个人的局限。或许再过几年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产品设计师的啊。Zynga 的核心价值观有一条是「Level up」,不断升级,这恰恰是我们普遍缺少的心态。

的确,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大家容易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当心存困惑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加强对自身的认知。别幻想着走捷径,也尽量少去问别人如何成功,那些没有用,只要你别总在错误的路上越绕越远,将一些看似细微的事情做到更好,最后的成就依然惊人。

看清无处不在的「挑战」,让自己真正有所「成长」,毕竟,以后每个人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只要你愿意。

--EOF--

最后补充一句话:「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去发现别人话语中合理的部分,并且加以吸收利用,改正自己不正确的地方。而不是一发现别人言语中有漏洞或是有疑议就全盘否定。」

产品的最短路径

| 5 Comments

最近和同事以及一些业界朋友聊起用药助手这款应用的产品理念的时候,我常常会提及「产品的路径要短」这句话。其实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你的产品和用户要靠的非常近,尽量缩减中间环节,减少不可控环节的依赖。比如,通过一款产品解决人们看病的问题,的确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那需要太多支撑技术,遥不可及。远不如针对个别场景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来得实际。

比较长的产品路径会有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假定你是一个创业者,从种种渠道的信息你断定健康信息管理市场潜力巨大。开发了一款小型电子设备,这个设备可以测量收集个人的健康数据信息(我们从各种报道中经常看见此类产品上市的消息),然后通过手机或者无线网络再传输到你的服务器上,然后... 听起来这是个很好的创意,健康数据多么值钱... 进行医疗分析或者辅助治疗,激动人心。且慢,这样的产品路径太长了。首先,你的设备制造就要考虑很多事情,设计、外包生产,然后,最起码做数据接口,各种设备得适配,再然后,要有渠道去推销给人们使用这个设备,用户毕竟不会飞来(能说服他们买单?),还需要有很好的售后支持...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对创业团队来说,要控制好,成本都太高了,而且,链条太长,也注定无法快起来。

所以,我建议创业团队做产品,路径必须要短。拥有简短路径的土鳖产品,也比华而不实的靠概念堆砌起来得产品更有价值。当然,凡事都有反例,但别用反例来反驳了,有些朋友会想起苹果公司,毕竟苹果的成功目前来看,还是不可复制的。这也是我不太看好一个电子商务巨头去进军手机市场的理由。

补充一点,做产品,也不要绕路绕的太远。比如,你发现有的用户在你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欺诈,于是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反欺诈技术手段,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显著,反欺诈工具无效? 提高技术研发力度?... 当然,也是治标不治本。正所谓,为了一根香肠,没必要去买一头猪或是养一头猪,更没必要去开养猪场。甚至,你需要的那根香肠可以用其他食品替代。

--EOF--

Updated: 就这个话题延伸一下,一个传统企业(比如某些医药企业)试图打造的自己某个产品品牌的在线社区也无疑是徒劳的,要么是拿钱打水飘,要么做成了「体外循环」,背离初衷。比较合适的方式?借助已经成熟的社区,事半功倍。毕竟,你只是想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宣传品牌,培养忠诚度,但没必要总把用户拉来你家打牌吧?

文案的力量

| 13 Comments

文案对于互联网产品的作用,就好比路标对行路人的作用。清晰无误的文案带来的效果有的时候胜过胜过数百行代码。和百姓网的朋友交流的时候谈到他们的一个真实案例:付费产品的转化率始终始终无法提高,后来产品人员在表单下面添加了一小行文字,意想不到的是,转化率增加 20% 多;最近丁香园的某个产品改进过程中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功能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增加了一行文字提示,结果? 询价量大幅上升。

我无意夸大这两个案例有多么神奇,而想强调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成本最低的改进来改善我们的产品,那就是,写更好的文案。

差的文案有什么影响? 举个例子吧,糟糕的路标有的时候让人恼火,比如北京地铁最早用东西南北做出口的标记,你可以想一下有多少人在地铁里能分清方向? 这是一个经典反面案例;而支付宝当年因为证书问题导致用户修改信息陷入「死循环」,其实也是加一行文字就能避免用户多次重试;再想想我们经常遇到的「您提交了非法请求」、「提交的表单无效」之类的让人莫名其妙或是哭笑不得的提示信息吧......

国内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似乎并不怎么重视产品文案的力量(当然当下多数人也不重视文字的力量)。有些团队喜欢在技术和数据分析上猛下功夫,但是不知道,用户有的时候在一堆功能前一头雾水的主要原因就是你的文案写的不够清晰。好的文案样本可以看一下豆瓣的,清晰直接,一目了然。每次豆瓣发布新产品或是改版,我都要仔细学习一下豆瓣产品经理的文章,比如这篇 豆瓣的初衷 ,在国内互联网产品团队中堪称无出其右。

国外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相对来说,更重视写作能力,看重文字,比如 37 Signals 一以贯之的实践,甚至在《重来》这本书中写到「会写就代表会思考」,并且建议「如果你准备从一堆人挑出一个人做某份工作,那就挑文章写的最好的那个」,我个人很赞同这个观点。接下来,在团队成员的招募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候选人写作能力的要求,这也是丁香园团队目前做的很不好的一块。据说俞军在百度招产品经理的时候就让应聘者写一份产品分析文档,不知道这里面有多看重候选人的文字方面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产品人员应该关注文案、写好文案,重视文案的力量,文案不只是对网络编辑的要求,产品经理、工程师,同样应该重视。我们常说重视细节,其实文案、文字,同样是细节。

注意:以上所说的「文案」,单指互联网产品的「文案」,不是指广告公司面对的那种「文案」。

--EOF--

游击队 vs. 军团作战

| 14 Comments

在过去一段时间发现,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 Amazon、Google、Facebook、Tencent,已经非常倾向于「游击队」作战模式,也即启用技术小团队,快速灵活、便于沟通;而不是动辄几百上千人攻关大项目,我知道淘宝以前有「上万人天」的大项目。

比如,亚马逊 CTO Werner Vogels接受访谈时透露:「亚马逊就建立了很多的技术小团队,每个团队基本上都是 8-10 个人,这种团队的灵活性体现在,当有了新的想法马上就能够行动起来,而且沟通简单,不需要开很多会议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些技术小团队围绕的是亚马逊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购物、推荐系统、甚至评论服务。」

而 Facebook ,公司已经形成了「特别认可小团队」的文化,「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t Facebook, we believe in particularly small teams」(refer), 绝大多数项目最多六七个人。

至于 Google,施密特曾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成功产品都是由反应快的小团队开发的」,即使 Google+ 这样毕其功于一役的项目动用了超过 500 人,但「Circles 的设计是由一个人主导的。团队约为5-10人,他们在通用平台上做彼此的工作」

至于腾讯,从对张小龙的采访可知一斑。甚至去年的明星产品微信,团队也并不大,「微信第一批成员不到十人」(refer)。

我不厌其烦的举众多例子,是无意陷入到争论中(至于软件行业的朋友,就更没必要来抬杠了)。这些信息或许给我们一个启示: 游击队模式或许是个好方法。毕竟,军团作战,我是说几十乃至数百上千人的协同开发,实际上给协调和沟通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与其投入昂贵的管理成本,不如反其道行之,让这些问题不存在。

从我过去一年中的实践来看,收效不错。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尽量克制投入军团作战的野心,尽管「小即美」的道理浅显易懂,但跳出思维定势似乎不那么容易。对于创业团队,人手本来就少,更是应该将单个开发小组尽可能的缩小,两三个人一个小组,效率应该会非常好,而且,创业团队几乎不存在「基础设施集中与否」的问题。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