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06 Archives

一直误以为 Google 的 URL 地址是大小写不敏感的。偶然间发现:

https://www.google.com/adsense (可以访问)
https://www.google.com/adSense (http 404 错误)

看来不是。继续测试一下其他地址: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options/ (可以访问, 中文)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options/ (可以访问, 英文)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options/ (可以访问, 英文)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options/ (不可访问, 404 错误)

Apache 的 mod_speling 如果启用的话,并且 httpd.conf 文件 配置了

CheckSpelling on 
的话,Apache 则大小写不敏感。但这样性能会很差。

也或许,Google 这样做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而没有使用类似的模块(Google 当然没那么简单)或者其他处理,毕竟 Google 整个站点的入口页面并不是那么多。

Updated: 雅虎的站内地址几乎都是大小写不敏感的. 下面两个地址等价:
http://sports.yahoo.com/MLB/scoreboard
http://sports.yahoo.com/mlb/scoreboard

Yapache 还是有技术含量地。

--EOF--

国庆来了,给大家推荐两篇小说,长假漫漫好读书,无聊的时候杀时间。

第一篇小说来自《收获》2006 年秋冬卷增刊。以前很少买《收获》增刊的,这次看到刊载有里尔克的作品,就买了回来。看的第一篇就很有意思。

《民间档案》作者.马笑泉

对业务一窍不通的营教导员退伍转业当了县人民银行行长,用生产队长的方式管理金融,雷厉风行,专横独断,却竟然人人服帖,成绩斐然。不料红极一时之际却又锒铛入狱,由此引出各色人等的众生相。民间化视角的记录,经济改革和社会变动中众多的人生境遇,每个人的生活和爱情,都颇具传奇,且活色生香。(Refer Here)

刚开始看还觉得写的很一般,逐渐读起来才感觉到每个人物的活灵活现,习惯了每天睡前读书,那天差点熬夜一口气读完。个人感觉最后一个人物的介绍有些败笔。

《二十年后的聚会》作者.何葆国

马铺一中 85 届文科班在毕业20年后,准备发起同学大聚会。这二十年,当年各奔前程的少年们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喜怒哀愁,世事变迁。或许写的就是我们。

这篇小说来自网络。是新语丝网络文学奖的的获奖作品。也可以去作者的 Blog 阅读。

--EOF--

雅虎通推出 PingMe 服务,酷!

| 12 Comments

雅虎通新推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服务: 雅虎 Pingme

这个 Pingme 的服务在雅虎通用户与非雅虎通用户之间建立了一个便捷的桥梁,雅虎 Pingme 服务是基于 Web 页面的,非雅虎通用户无需下载任何客户端无需任何设置,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即可轻松与雅虎通用户沟通。

雅虎通用户可以申请这个服务并把一小段HTML代码粘贴到 Web 页面上,随时随地与网友沟通,非常适合 Blogge -- 对 Blogger 来说相当于一个活动的留言版 。看看我的例子:

给我发送雅虎通即时消息

发送时候的效果(左边是发送窗口,右边是接收端的窗口):

Yahoo_messenger_pingme.png

如果是 Spam 留言,可以直接举报,这一点考虑得周到。除了用于 Web 页面的代码,还有针对电子邮件的代码,粘贴到模版里即可。

雅虎 Pingme 还有一点瑕疵:
1)雅虎提供的代码段,Image 没有 Alt 属性(上面的例子我已经加上去了) ;
2)应该支持回车发送;
3)发送页面应该加一个提示,我第一次用,直接到上面的窗口去输入了,结果当然是不行,对这两个窗口加上说明会很清晰.

另外,如果在该页面能放置一个反馈的入口就更好了。

这个服务,很有创新性,酷!

--EOF--

很多 Oracle 数据库技术开发人员应该都读过 Steven Feuerstein 的图书。Steven Feuerstein,这位 Oracle 技术领域内的 Guru,最近却正在进行一项很让有趣的计划: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

鬼才知道 Steven Feuerstein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念头,他在 Blogger 上专门开辟了一个 Blog ,名字就叫做 Meet with Me, Mr. President,还有板有眼的一步一步的实施计划,开宗明义先说了为什么要与小布什会晤,嗯,会晤这个词更加符合他的语气 :)

Steven 说自己是美国公民,他纳税,税金支付总统的薪水,还有其他政府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其他纳税人是这些人的老板; 美国政府不是民主么,还是最为伟大的民主;总统又不是国王,看他一眼不会被判刑。所以,作为普通公民与总统会一面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他想与总统坐下来聊几个问题。(看起来合情合理)

也不是简单见个面握握手就行了,Steven 还有要求的:

1) 会谈至少半小时 ;
2) 无需单独会面,可以有其他人在场 ;
3) 要相互尊重。都是美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会谈可以被记录.

第一步,打电话联系白宫,被告知需要发传真申请,于是 Steven 发了一封包含如下内容的传真:

Why do I want to meet with you?

I will be very honest: I am not one of your supporters, politically. I strongly disagree with many of things you do and say. I don't want to meet with you, however, in order to talk about our differences of opinion.

No, I want to meet you and spend a little bit of time talking to you, because I have also been extremely dismayed with how you have been presented through the media (the only way I have been able to directly experience you, to date).

If I had nothing to go by except for the newspapers, television and blogs, I would have to conclude that you are very friendly, but not very intelligent. People make fun of the way you talk, and your comma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y say that you are a puppet pulled by Vice President Dick Cheney's strings. They say you would rather take another vacation with your dog than actually buckle down to the tough business of running the wealthiest,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I don't like my President being portrayed that way, or to be that way. I travel to Europe a few times a year to teach software programmers how to write better code. I am continually shocked at the low opinion many Europeans have of my President. That is terrible, not only for you, but for America as a whole.

So I would like to meet with you so that I can be assured that the way the media covers my President is inaccurate and insulting.

I would like to meet with you so that I can experience first-hand your intelligence, compassion, sense of humor, and leadership.

这段话如果翻译成中文似乎味道就不会那么有趣了。

9 月16 日,他收到了白宫一位助理的拒绝信,措辞很正规啊。期待 Steven 的下一步动作。哈。

“恶搞”,这个今年的关键词之一,看来风靡世界啊,美国人也能"恶搞"得不亦乐乎。

--EOF--

Google 9 岁了

| 7 Comments

看到有人在问今天是什么节日,怎么 Google.cn 的首页 Logo 换掉了?

到 Google 上看了一下,原来 Google 都过第八个生日了,用咱们的说法,9 岁了, 生日快乐, Google!

Google 9 岁了

--EOF--

Updated: 看到GOogle 黑板报也发了一则庆生的网志,并暗示蜡烛的个数是个 Bug.

感受到了一把什么是 15 Minutes of Fame

早些时候,我曾经利用 FeedSky 提供的服务烧录了一个 Feed, 然后把这个地址加到了特色 Blogger 评选中,测试了几天后,发现会存在重复显示 Blog 的问题,就放弃了。

今天收到一封 FeedSky 公司人员的来信:

我们注意到,您似乎选择了使用抓虾的 "合并 Feed"功能,就是如果订阅用户在抓虾里提交了您的参赛 (Feed评选活动 )Feed: http://feed.feedsky.com/fenng ,点击 "订阅 " 后,会自动转换成另一个Feed :http://feeds.feedburner.com/dbanotes ,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正确统计您的参赛 Feed的被订阅数字了(抓虾会将您选择合并到的 Feed地址的订阅数发送给我们,造成统计的混乱),严重的影响了排名的正确性。

看到来信,我跑到评选页面看了一下,晕,居然排到了第八,见下图:


FeedSky 特色 Blogger 评选数据

而实际上,通过 FeedSky 烧录的 Feed 地址订阅的用户应该不超过 15 个。看 FeedSky 的来信,可别被人当作我作弊,如果作弊的话,我直接把重定向到 FeedBurner 的 URL 指向 FeedSky 就可以了,还会取得更好的排名。与 FeedSky 的 Herock 沟通了一下,搞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效率不错)。

抓虾合并了我指向 FeedBurner 的RSS订阅数量与FeedSky的订阅数量(也指向了FeedBurner),返回给 FeedSky 的订阅值就大大的增加--那些没有通过 FeedSky 订阅的用户也统计在内了。这么说起来还是有点绕。

我的案例:
Local RSS --> FeedBurner --> FeedSky --> 抓虾(订阅数)
+
Local RSS --> FeedBurner --> 抓虾(订阅数)
=
FeedSky 得到的订阅总数量(错的数量)

FeedSky 烧录 FeedBurner 的地址的用法虽然有点怪,但我也期望能够正常的看到内容的输出。作为用户,采取这样的用法,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抓虾的"频道合并"是一个很好的服务,我不知道这个返回的订阅数量是否算抓虾的一个小Bug,还是 FeedSky 程序过滤取值出现了错误。

为了不造成继续的困惑,我已经给抓虾去信请求把 FeedSky 烧录的地址从合并的频道中去掉。

可是,这是谁的错呢?

--EOF--

Updated: 写完这篇 Blog ,看到
1) Herock 在 Gtalk 上的留言,重复显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2) 收到了抓虾的反馈邮件,统计信息没有问题,但需要把 FeedSky 的地址从中剥离.
3) 对参赛者的一个好消息: FeedSky 决定将这次活动的获奖 blogger 增加到10个。更多的朋友可以来杭州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中国互联网有点乱。在这场乱战中,FUD(Fear,Uncertainty,Doubt)被一些人当作杀手锏。

无辜的互联网用户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既得利益者引入恐惧、疑惑、怀疑的状态中,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毫无疑问,谁掌握媒体,谁更有利,揪住竞争对手被泼脏的一点,不计其余,制造舆论,把对方拉入焦油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何? 当然是利益之争,无利不起早。

忽然间想起来左冷禅的五岳联盟,名义上是为了对抗日月神教,其实是左盟主手中的权杖。"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武林至尊" 是每一个野心家的梦想。金庸先生真是把中国人的人性看透了。

--EOF--

本周言论 之 工资高低

有些中国球员的处境就像手拿一堆白条的农民工一样, 他们往往踢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球,却拿不到应得的薪水, 白白踢一年球!
——郝海东 "伟大"的男足领军人物

我觉得这个价钱太低了,我不想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
--马晓旭回应实德俱乐部每月最高 1500 元 的薪水。 可敬的女足队员。她个人的要求是月薪三千。

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
很多老师没有车就不允许有老师有车吗? 我的车是在当老师之前买的,是交通工具。
--阿忆 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

观众当然都说好,因为去看《黄金甲》的都是"自己人".
--周润发 解释为什么"观众"都说《黄金甲》好看

无尽的丑陋,今天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 9月21日新网 DNS 服务遭受攻击后的乱象

2006 年目睹怪现状。

北大副教授,前实话实说主持人阿忆(周忆军)在自己的 Blog 上哭穷,《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列了一份工资单,每个月居然还要自己补贴 1400 块才可以维持生活,这还了得? 人家可是北大副教授啊!

为什么放弃以前月薪高达六万块的生活而非要进北大教书,阿忆说“我不大太想钱的事情,反正我也不穷。有种北大情结吧”,这绝对不是傻,这是多他妈的高尚的人格啊! "贫,志不改; 达,志不改"。

我们干脆给这位北大教授捐点款,好让他能够每周给学生上好 150 分钟的唯一一节课; 每个月给自己的别克车加足了油; 两个孩子能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商品房能够继续供得起!(还好,没打算去住别墅); 也能把上网费缴了,多写几篇 Blog ,好让我们知道北大教授的悲惨生活。

虽然阿忆已经开始"自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凭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但是,再苦不能苦教育! 来,我们给北大副教授阿忆捐点款。

--EOF--

ediary
电子日记本(eDiary)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

这个电子日记本工具曾经用了 3 年多,我用过的最好的工具之一。

第一次见到别人用这个工具的时候还在大学里。刚毕业的一个师兄(Gift Young) 介绍这个东西给我。当时看到 电子日记本的 UI --仿 NeoPlanet 风格真有点惊艳的感觉(那可是 Windows 98 的年代啊, Windows 2000 还没看到呢,更不要说 XP 了),苦在那个时候没有自己的电脑,也没有什么所谓的 U 盘,不能随身带着这东西。一直到参加工作后,电子日记本才在我的电脑中落了户,一住就是三年多,一度是我笔记本中必备的工具。

我有一段时间一个工作习惯是每天下班之前把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是个不错的习惯--每个月财务报销的时候,很容易找到什么时间我去了什么地方,需要报销多少钱什么的 :)

这个工具的作者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停止了对这个工具的更新,而我自己也因为开始写 Blog , 逐渐对其使用不那么频繁了,等到后来逐渐了解了一些 GTD 的方法与工具,这个电子日记本就几乎不用了。

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如果准备收费,我当时绝对是会购买的--这似乎也是我第一个很心甘情愿掏钱的软件。所以说还是很有商业价值的,如果作者能继续更新,提供一些对 Blog 软件的集成,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假如这个工具开放源代码,假如...

现在偶尔打开电子日记本看看以前随手记录的东西,好像一下子把时间拉回了几年前。

--EOF--

几个东北词汇的解释

| 7 Comments

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之间经常使用一些很东北的词语。想起来几个,说说。

1) 造一阵
"造一阵" 基本可以理解"不错","挺好"的意思。用 Google 搜,居然也有页面包含这个词。
例句:
你这头型造一阵啊。
那家伙写的东西造一阵。

2) 大手
"大手"不是说手大,而是和现在流行的“牛人”意思相近。我们那会儿说谁学习好,比如语数外俱佳,就说,这个人是"大手". 可见,我们那个小地方毕竟不是水木清华,否则现在的网友肯定都说"大手"而不说“牛人”了。自从高中毕业后很多年没听人这样说起过,这个词消失了吧?
例句:
那女生学习可不一般,大手啊! 他男朋友是个坷垃。

3) 坷垃
也做 "土坷垃","坷垃皮" ,"坷"我们读音为 Ka .这个词贬义,就是"很差"的意思,有的时候也有"瘪三"的意思。
例句:
真他妈的坷垃,咋整砸了?

随着赵本山的《马大帅》电视剧火爆,"O 啦" 这样的词也快成了东北方言了。

网上找到一个 东北方言字典 ,挺有意思的。谁还有更多有意思的?

--EOF--

Feedburner 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大约有 100 个朋友使用 GreatNews 订阅本 Blog,这个数字很久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了。这可能是因为 GreatNews 的一个 Bug 造成的。

GreatNews 目前正式发布的版本是 1.0 Beta (Build 370)。这个版本订阅 FeedBurner 烧录的 RSS 有一个比较恼人的问题: 点击单篇 Blog 的 链接,总会提示你:

链接可能是个新闻频道,要尝试订阅吗?

根据 GreatNews 官方论坛上对该问题的解释,最好升级到 Build 371 (或者更高)。在 Build 371 的 ChangeLog 可以看到:

-Fixed: GreatNews treats FeedBurner modified article urls as rss feeds

不知道为什么官方站点不正式放出来新的版本。

现在论坛上已经看到 1.0 Build 373 发布了。推荐下载使用这个版本。

1.0 Build 373 地址

GreatNews 是我首选的 RSS 阅读工具,可能也是目前最好的桌面客户端 RSS 工具。我向大家推荐它。

--EOF--

Blog 剽窃是我最反感的事情

| 14 Comments
剽窃者
剽窃者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

写Blog 本来是挺美好的一事儿。可每次看到那些剽窃我 Blog 内容的时候都感觉很恶心。这是我最反感的事情。

我以前写过《这些大网站都用什么操作系统与Web 服务器?》,偶然搜索一下,很多所谓的“博客”,直接一字不差的贴在自己的“博客”上(见图),继续搜索一下,会发现非常多类似的帖子被别人冒名顶替,就是不标记出处。这不是剽窃是什么? 我的 Blog 版权不够明显么?

我为什么火大? 这和老罗反感新东方的有些无耻年轻老师抄袭老教师不但抄袭老教师的讲课内容还把老教师讲述的人生经历也套在自己身上一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认为老教师在抄袭那个无耻的年轻教师。看看那些"博客",一个字不改,就好比有个人模仿你的一言一行去博取别人的好感,能不恶心么?

虽然我说过《转载技术文章是对互联网的一种伤害》,现在也只能把标准继续降低:转贴我的 Blog 内容无所谓,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我向这类人比出中指!

借《疯狂的石头》的道哥之口送这类人一句话:素质,注意素质!

Yapache-Yahoo! Apache 的秘密

| 1 Comment

作为世界上 NO.1 的 Web 站点,Yahoo!Web 服务器定有独到之处. 这也应该是很多 Web 技术人员关心的一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 Yahoo! 架构软件组的技术经理 Michael J. Radwin 在 OSCON 2006 上作了一个题目为 Hacking Apache HTTP Server at Yahoo! 的报告,透露了很多关于 Yahoo! Apache 的技术信息。

Yahoo! Apache = Yapache , 这是雅虎内部使用的名字吧。发音是(why·apache)(注:根据下面的留言,读音应为[ya`pache])。 YApache 是基于 Apache 1.3 进行 hack 的,目前在向 Apache 2.2 迁移(Prefork Multi-Processing Module ?)。 Michael 介绍说构建 YApache 的原因有三个:

1) 安全性;
2) 节省带宽;
3) NETSCAPE GUIDE BY YAHOO--这是 97 年的时候 Yahoo! 与 Netscape 联合推出的 一个互联网信息与导航服务,需要用到富媒体内容,当时的 Apache 对这样的内容支持较弱,所以雅虎不得不动手改造 Apache (要知道97 年的时候 Netscape 就好比现在的 Google 啊)。据说这才是主要原因。

Apache 1.3 的功能对雅虎来说已经够用 (在 98 年对 yapache 添加了 gzip 的支持),所以这个版本一致用到现在。YApache 的一个倾向性的原则是用进程而不用线程,相对比较保守,不过这样选择的原因也是很明显的:进程更加稳定,线程对与程序员来说,更容易引入新的问题。

接下来 PPT 描述了一些关于 LOG 格式的内容,继续看下去,我感兴趣的是关于配置参数 StartServers / MaxSpareServers / MinSpareServers / MaxClients 的问题。很多 Web 技术人员往往要在这个地方反复推敲。YApache 一般只设置 MaxClients,这个值一般小于 100, 对于 99% 的站点是足够用了。尽量让系统(Yahoo! BSD) Kernel 来处理 Buffer, 在这个地方关于 几个 kernel 参数的设置很有讲究。

关于SSL 的部分我不太感兴趣,倒是最后的 ysar (Yahoo! sar) 看起来是一个有趣的工具.

这样的定制对于 Yahoo! 这样需要大量 Web 服务器的站点来说(现在平均每天接近 40 亿 的 PV),得到的收益无疑是巨大的。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 Web 2.0 站点,类似 LightTPD 这样的轻量级 Web 服务器更为适合(比如豆瓣):

$ curl -I www.douban.com
HTTP/1.1 200 OK
Connection: close
Status: 200 OK
Content-Length: 13213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Set-Cookie: dbcl2="MPmAySb0OYE::"; path=/; domain=douban.com; \
expires=Thu, 01-Jan-2009 00:00:00 GMT
Date: Fri, 22 Sep 2006 12:34:16 GMT
Expires: -1
Server: lighttpd/1.4.11

(那些盯着豆瓣页面看的模仿者,很少有人留心豆瓣的运维技术吧)

在线查看这个PPT: Hacking Apache HTTP Server at Yahoo! (PDF Version) (其实这个文档和 05 年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cURL Tips

| 5 Comments

记录一下使用 cURL 时的一个小技巧.

比如上次举的这个备份 del.icio.us 书签的例子中,因为该页面需要验证, --user YourUserName:YourPassword ,需要提供用户名字和密码,我上次说:

如果想定期备份,又怕密码出现在命令行上,可以考虑把这个命令写到一个脚本里,能提高一点点安全。

其实通过 -K 参数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创建一个文本文件 .pass ,内容如下

--user YourUserName:YourPassword

(把具体的用户名字替换一下) 然后通过:

curl  https://api.del.icio.us/v1/posts/all  -K  .pass

cURL 的功能足够丰富,官方站点的文档也足够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方便、灵活的用到这些功能,需要慢慢磨练。

cURL 也是我 Windows 上安装的命令行小工具之一.

--EOF--

Opera 90.1 版本? Opera 90.2 版本?

| 10 Comments

难道软件也要时不时的搞点绯闻才好? Opera 上次升级的时候看到一个 90.1 的版本:

Opera Version 90.1

这次 9.02 升级,这个问题还是存在:

Opera Version 90.2

这么低级的错误倒让人怀疑是不是 Opera 有意为之. 只可惜 Opera 不是大明星,如果是 Google 什么软件的版本这样搞一下,估计全世界都会知道了。

今天雅虎中国开始了"搜虫大行动",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对付 SPAM,说起 SPAM ,估计很多 Blogger 都恨的牙根痒。

最近我把Blog 的验证字插件 Scode 关掉了。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留言的读者,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减少压力。反正用 Scode 的时候 Spam 留言是狂多的,对 Spam 机器人来说, Scode 验证字没什么用,直接找到留言的脚本发过来信息就成了,这些垃圾留言在后台一样需要手工清理。"死猪不怕开水烫"。

没有想到,我把 Scode 关掉之后,Spam 留言反而少了很多,怪哉。不过有了新变化:HTTP HERD REFER SPAM 多了起来。这一类的 SPAM 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 AWstats 的统计结果页面的 Refer 来提高自己页面的 PageRank, 我的 AWstats 统计入口登陆是需要验证的,坚决不让他们得逞。

中外 SPAM 的异同
总体来讲,国内的 SPAM 基本上还属于手工作业的阶段(虽然偶尔也会看到 SPAM 机器人). 而国外的 SPAM 机器人就灵活许多了,很多 SPAM 能够识别我改名后的 mt-comment.cgi 脚本,虽然不需要啥高深的技术含量,但起码能看到人家在改进。国外的 SPAM 机器人试图宣传的站点基本上都是与"赌博,色情"沾边。URL 都是巨长的那种。留言内容的形式风格都很相似,第一句话都是称赞你的 Blog 的,"Great Site", "Good Blog", 套套近乎,接下来就是大堆的垃圾信息了.

不知道这些专门开发 SPAM 的家伙都来自哪个国家,但肯定来自中国的非常少,所以说该给咱们的 "chongqed" 摘帽了吧? 现在中国天才们都集中精神研究流氓软件呢,那有时间搞 SPAM 啊。

现在使用的抵挡 Spam 的办法罗列一下:

*) 使用 Movable Type 的 插件 nofollow ;
*) 重命名 mt-comment.cgi 脚本 ;
*) 修改 AWstats 的脚本 awstats.pl, 把 HEAD 过滤条件($field[$pos_method] eq 'HEAD')去掉.

Trackback 的 SPAM 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关闭了 Trackback 的 Ping.

现在比较烦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常有人在我的站点上找一些"dvbbs7.mdb","s8qq.txt","s8dvbbs6.mdb" 或者类似的文件,估计是用一些"黑客"工具在扫描有漏洞的论坛程序,我通过 URL rewrite 制定了几个规则。谁有其他什么好办法么?

--EOF--

Skype for IE 插件的电话号码探测

| 6 Comments

测试了 Skype 2.6 Beta 版本, 默认安装了一个 for IE 的插件,自动检测并高亮电话号码。如下图。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吓了我一跳--页面怎么变成这样了。就这个页面来说,看起来还是很智能。

Skype_2.6_Beta.png

显示的很漂亮:判断出来是中国的电话号码,点击可以打电话(能拨通么?)

这个功能有的时候也有点自作聪明,比如我在 Google 随便搜点和数字有关的东西,会有如下表现:

Skype_ie_addon_AI_bug.png

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软件的智能和软件的弱智常常只有一线之差"

--EOF--

本周言论 之 关于创作

| 2 Comments

我真的已经非常非常竭力去避免重复到别人的旋律了,为了解决这个极度折磨我的事,在录音过程中,录了改、改了录很多次,无数人审听帮助开会,连夜失眠,头天天疼得跟什么似的,情绪紧张得有时老想吐
--花儿乐队的大张伟

我不是在作秀。对于我要做的事情,我总会去找到好的方法,如果需要我高调去做,
我就高调,如果需要低调,我就低调。实际上,我也做了很多低调的事情
--李开复

给自己建立一个网络日志(weblog)。在上面写的越多,你会写的越容易。写的越容易,你就写地越多,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激励。
--周思博 (Joel Spolsky) 《给计算机系学生的建议》

网上被恶搞的诗歌都是我 2002 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当时的想法是卸掉诗歌众多的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
--'诗坛芙蓉'赵丽华 (她的"丽华体"诗歌风靡互联网)

曾经有一次,祖德在北京,为了摆脱一个想演祖德贺岁片的北影女生的纠缠,连换了三次酒店。她长得很漂亮,以至于祖德都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
--宋祖德

Geek ? 什么是 Geek ? 谁是 Geek ?

| 25 Comments

Geek, 现在似乎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国内有人翻译为"奇客", 也有人翻译为"极客"。

虽然很多次看到文章介绍 Geek,但还是有些模糊。究竟什么是 Geek ,什么人算是 Geek 呢?

先看看金山词霸的"美国传统词典"中收录的定义:

1)An odd or ridiculous person.(畸形人,怪人一个奇怪或不可思议的人)
2)A carnival performer whose show consists of bizarre acts, such as biting the head off a live chicken.(疯狂的杂耍演员一个狂欢节的表演者,表演内容包括奇怪举动,如把活鸡的头咬下来)

词源起于中世纪日耳曼方言"Geck"和"gek".

很明显,金山词霸没有与时俱进,这个含义不是我们想要的。查看一下手边的《韦氏词典》,

a personal often of an intellectual bent who is disapproved of

哦 ,这本韦氏是 96 年世界图书出版社在国内的第一版......

还是看《黑客大辞典》(Mirror)中的定义吧

A person who has chosen concentration rather than conformity; one who pursues skill (especially technical skill) and imagination, not mainstream social acceptance. Geeks usually have a strong case of neophilia. Most geeks are adept with computers and treat hacker as a term of respect, but not all are hackers themselves — and some who are in fact hackers normally call themselves geeks anyway, because they (quite properly) regard ‘hacker’ as a label that should be bestowed by others rather than self-assumed.

One description accurately if a little breathlessly enumerates “gamers, ravers, science fiction fans, punks, perverts, programmers, nerds, subgenii, and trekkies. These are people who did not go to their high school proms, and many would be offended by the suggestion that they should have even wanted to.”

Originally, a geek was a carnival performer who bit the heads off chickens. (In early 20th-century Scotland a ‘geek’ was an immature coley, a type of fish.) Before about 1990 usage of this term was rather negative.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lexicon defined a computer geek as one who eats (computer) bugs for a living — an asocial, malodorous, pasty-faced monomaniac with all the personality of a cheese grater. This is often still the way geeks are regarded by non-geeks, but as the mainstream culture becomes more dependent 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skill mainstream attitudes have tended to shift towards grudging respect. Correspondingly, there are now ‘geek pride’ festivals (the implied reference to ‘gay pride’ is not accidental).

这里定义的大致意思说, Geek 是非主流的,边缘人,追求技术、技巧能力与想象力,因为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能力有的时候被当作黑客(很明显,与黑客是不同的)。Geek 可能包括游戏玩家、放荡不羁者、科幻迷、朋克、固执者、程序员、Nerds、Subgenii 或者是 Trekkies.(从这一点上看,Geek 的范围要比 Nerds 大,另,上面最后两个词我也不知道啥意思). Geek 最初是贬义,现在逐渐是中性词。

在 Google 中通过 define 语法查找的Geek 结果如下:

# A term similar to nerd, but slightly less pejorative in tone.

(类似 Nerd, 通常贬义)

# To quote from The New Hacker’s Dictionary, a computer geek is “one who eats (computer) bugs for a living. One who fulfills all the dreariest negative stereotypes about hackers: an asocial, malodorous, pasty-faced monomaniac with all the personality of a cheese grater. Cannot be used by outsiders without implied insult to all hackers. A computer geek may be either a fundamentally clueless individual or a proto-hacker in larval stage. Also called ‘turbo nerd’ or ‘turbo geek. ...
这也不知道引用什么时候的《黑客大辞典》. Geek 就是专门 Debug 的?

# In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a geekis a person who is inordinately dedicated to and involved with the technologyto the point of sometimes not appearing to be like the rest of us (non-geeks).Being a geek also implies a capability with the technology. Although historically,computer and Internet programming and hacking has been a male thing, thereare now many "girl geeks." The term "hacker" generally connotes competence more strongly than "geek" does. ...
www.infoprovider.com/infobase/g.html
(女 Geek 也是有的,Hacker 的计算机"功力"要比 Geek 强.)

# The sort of person who would get really excited at the prospect of using a text editor on a 900 megahertz workstation to write out the definitions of technical terms.
www.scotsmist.co.uk/glossary_g.html
(在功能强劲的计算机工作站上用文本编辑器定义技术术语的那些家伙)

# An intellectual who is bent on a particular profession; especially within the computer feild. Social interests are deeply rooted in Sci-Fi.
www.cem.uvm.edu/util/html/definitions.php
(那些智力挺高,某方面知识挺牛--尤其是计算机领域,深受科幻文化影响.)

# Short for computer geek, an individual with a passion for computers,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 normal human interests.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it can be used in either a derogatory or affectionate manner. Basically, geek and nerd are synonymous.
www.angelfire.com/anime3/internet/programming.htm
(计算机 Geek , 对计算机有激情, 对别的没兴趣, 可褒义,可以贬义)

# Traditionally, someone whose fascination for technology overwhelms all other pursuits, with all the negative stereotypes this implies; in short, a NERD.
www.research-hosting.co.uk/data/hosting-terms/web-hosting-terms-g.asp
(迷恋技术超过其他,与 Nerd 同义)

# Traditionally a term of derision, geek has come to have a more positive connotation in this computer age. Technically adept people now frequently refer to themselves as geeks, in a mixture of self-deprecation and pride.
www.websightsolutions.com/faq_gloss.html
(老 IT 一般叫自己 Geek ? 一半自贬,一半自豪)

# a carnival performer who does disgusting acts
# eccentric: a person with an unusual or odd personality
wordnet.princeton.edu/perl/webwn
(这个在金山词霸中看到了)

# A geek is a person who is fascinated, perhaps obsessively, by technology and imagination. Geek may not always have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term nerd (see nerd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disputed relation between the terms).
en.wikipedia.org/wiki/Geek
(Wikipedia 的介绍,干啥迷啥,尤其是迷恋技术、想象力。几乎与 Nerd 同义. 个人感觉这个定义太保守了)

维基百科中文中没有"奇客"的词条,倒是有"极客"的词条:

极客是英文单词 "geek" 的音译。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含有贬义。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在保留了智力超群和努力的本意的同时,又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其贬义成分也正在慢慢减少。

这个要比维基百科英文词条灵活了一些。

看了这么多,虽然有点晕,不过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我的理解是,判断一个人是 Geek 而不是 Hacker ,看看他对技术是否有抵达本质的理解与精通。判断一个人是 Geek 而不是 Nerd , 看他对一件事情的迷恋程度。 Nerd 可能只对某种东西过度痴迷,而 Geek 可能会对一切新鲜玩意儿都弄来搞搞。Nerd 可能个人形象不那么好, Geek 看起来或许会好一点。

Nerd 会在 Slashdot 流连忘返,而 Geek 或许每天都看 Engadget。Hacker 呢? IRC 里去找找看, 运气好你能碰到一个,但那些自称是 Hacker 的,其实都不是。

埋头写 Linux 上的驱动程序的人,可能是一个黑客; 明明很别扭,也要用 Linux 而不用 Windows 的人,可能是一个 Geek; 那些正利用 Linux 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大多数是 Nerd .

在国内,Geek 这个词正在逐渐让人厌烦(或许就像 Hacker 这个词的命运), 很多商业站点开始打造什么 "Geek 一族" 的活动,无疑会给 Geek 文化带来很大的混淆。

用不了多久,很多人会因为太反感而说出来:"你说谁是 Geek ? 你才 Geek,你们全家都 Geek呢!" 之类的话。尤其是当你看到陈天桥、丁磊、张朝阳、汪延...等也被人叫做 Geek 的时候。

--EOF--

另:车东关于 Nerd 的一篇 Blog

MT Tag Cache 与 Blogroll 的调整

| 5 Comments

AnySQL 最近在改进 Movable Type 的性能。又有新成果:写了一个 NewSearch.pm 来代替 Search.pm , 并有说明《通过Cache提升MT基于Tag搜索的速度》 , 极力向我推荐,我做小白鼠,测试后发现对于 MT Tag的查看速度的确有很大提升,而且使用简单,无毒无公害. 在此向他的辛勤编码工作表示敬意!

对右边栏的"友情链接"作了一些调整,如果链接 Blog半个月才更新一次,将会放到"更多链接"页。从现在起,尽量做到不做无意义的交换链接(昨天有个朋友联系我,交换链接,点开一看居然是"超女"内容,这和我的 Blog 内容根本不相关).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还是 Blogger 间的引用最有效果。

对于主动链接到我的,通过 egoSurf 脚本, 会自动发现的。 对于关心 PageRank 的 Blogger ,这样也公平一些.

本来的链接途径发现是:Here-->BlogSearch-->BloggersLink2Me
通过这个脚本简化一步:Here-->BloggersLink2Me

Blog 改进,其乐无穷.

--EOF--

《收获》(06年第五期) 太糟了

| 3 Comments

这个周末把这一期的《收获》((2006年第五期, 总第181期)看完了。最近几期的内容糟糕透了。

今年每一期《收获》买回来,我基本是先看李辉的《封面中国》。随着叙事的时间线逐渐逼近 1949 年,李辉下笔也多有收拢,总有种言犹未尽的感觉。还好,这是《收获》还值得看的一个栏目。

本期的长篇是 土豆网的王微 的小说《等待夏天》,最早是老白放出来的消息,后有王微自己的创作谈。基本上可以知道这部小说出笼始末。讲述的故事内容呢,说是一个在国内受到失败教育的非穷人家子弟,在美国留学,然后工作,遇到了几个和他类似的留学生,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还算有的话)大量笔墨描述了他们无目的的生活状态。真不知道《收获》现在选稿的底线,也或许这些对美国留学生生活状态的记录是编辑们所看中的吧。这篇《等待夏天》如果是作为网络文学来看的话,绝对是不错的。(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土豆网的Logo很色情哇)

这一期还有刊载王朔与孙甘露的访谈,徐静蕾的访谈,最后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剧本(收获变成了电影杂志了么?) 从王朔的话里学会了一个词,"骇".

本年度最差的《收获》小说无疑要提前给中篇小说《让你猜猜我是谁》,作者是于晓威。 编故事也要靠普啊,1984 年,一个文静的女高中生,会去穿牛仔裤吗? 现在《收获》的编辑是不是只检查作者的错别字啊?

还是等着看《读库》吧。

--EOF--

赏五常摄影,品各地美食

| 25 Comments

下午去看张五常的摄影展。杭州历史博物馆就在吴山半山腰。参观的人可不少,很多都是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

展览其实分为两部分,摄影,张氏收藏清宫印品。摄影没的说,这老顽童对光的理解已达化境,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想象这些照片拍摄的动机。张收藏的印,我对这个不懂,听其他参观者的品评,俱是精品。(看印的内容,都是嘉庆,乾隆等用过的,想必不菲)

偶一回头,看见一高个子老头,满头白发,这不正是张五常本人么! 咋一见仰慕的大师就在眼前,很是激动。很多参观者拍照,合影,苦于我和 Laura 相机前几天坏了,空手去的。只能跟在大师后面看。

最后总算抓个机会问了一个'问题':

"张教授,您好,请问大陆读者何时能看到您的《经济解释》"
"年轻人可以在网上找到啊"
"还是期待正式出版的..."
"哦,那个北大出版社,正在洽谈"

张不会普通话,这几句粤语我勉强听懂。

后来似乎是举办方(某个期货公司)的一堆人,簇拥在张旁边,有个中年妇女自以为很明白,对张说,"这一张侧光好", 我差点晕了。

有不少香港记者夹在其中,喀喳喀喳拍照。我昨天引用的那张照片题目为《春深梦晓》。

下得山来,河坊街上正举办什么2006 国际(杭州)啤酒节,还有什么“美食展”(远远的就有臭豆腐的味道飘来, 晕),只见满眼都是什么"日本","俄罗斯","土耳其", "巴西" 之类字眼的招牌,那些大厨还真挺象来自世界各地的,那个"俄罗斯开口馅饼" 的大厨就真是俄罗斯人,只是太斯文了,活像一个大学教授。

能吃的东西也不少,什么梅花鹿、骆驼、鸵鸟、蚂蚱、牦牛......都是烤来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是真的。

转了一圈,杂七杂八吃了不少,大快朵颐,然后回家。

--EOF--

张五常是谁,不需要介绍了吧?

展览主题:光的艺术--一位经济学家的阐释
展览时间:2006.9.16—10.15 上午9:00—下午4:30(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杭州历史博物馆(杭州吴山粮道山路18号)
联系电话:0571-87831129
消息来源:张五常杭州摄影展
更多参考:光的艺术.上海摄影展介绍

欣赏一张张五常摄影作品:

张五常【光的艺术】摄影展宣传照片
(版权自然属于张教授)


是的,现在是广告时间.

数独(Sudoku) 游戏

| 14 Comments

两年来第一次玩游戏:数独.

什么是数独(Sudoku)?

据说是大数学家欧拉(Euler)发明了数独的最初版本。这个游戏在日本开始流行,数独(Sudoku)即为日语的音译(意译其实也是),也就是只有一个数字的意思。数独是一种以数字排列为基础的填空游戏,并不涉及任何计算学问,但需运用推理及逻辑思考,是锻炼逻辑思维的不错的游戏。

数独游戏在 1979 年前后已经在美国杂志上刊登,但在众多填字游戏中并未引起特别注意。直到 1984 年,日本的填字游戏出版商 Nikoli 公司的煅治真起从美国发现了这个游戏,决定引入日本并将其命名为 Sudoku,意思是“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

数独的玩法:

数独拼图是九宫格(即 3 格宽乘 3 格高)的正方形,每一格又细分为一个九宫格。

数独游戏图示


在每一个小九宫格中,分别填上1至9的数字,让整个大九宫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数字都不重复。

数独游戏玩法

还记得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么? 黄蓉在破解瑛姑的九宫图说的"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其实早在我国的汉朝就有记载“九宫格”啦。要说起来啊, 这玩意儿还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

PortableApps 发布了一个便携版的数独游戏小工具:Sudoku Portable。数独爱好者不妨下载来玩玩。这个游戏当前不包含数独的变种形式。


更多阅读:

什么是数独? (维基百科介绍的很好,可惜被"阻尼"啦)
数独,正在成为一门学问
数独背后的四个数学问题
大锤解数独
Solving Every Sudoku Puzzle


--EOF--

Azureus 的变化

| 11 Comments
Azureus
Azureus--Bittorrent Client No.1

如果你也是 P2P 类软件的忠诚用户,你用哪一个 BT 工具? 我的电脑上安装的是 Azureus 。 国内的 BT 软件其实非常多,但是常常会捆绑点什么,总放心不下。有一些 Geek 推荐轻量级的 µTorrent ,不过这个工具对中文支持的不够好,使用一段时间 Azureus 之后,发现这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工具。

还真不知道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 BT 工具是什么,从我上次测试的BT 软件使用分布不完全统计来看,Azureus 在英文用户中覆盖率还是很大的。此外,Azureus 的口碑也很不错,曾获得 Sourceforge 2006 社区选择奖,在 The Blog Joint 评选的 Top 10 Open Source Programs 名列第四,这是个很高的评价。

最近Azureus 发布了 2.5.0.0 版,做了不少的功能上的改进。这倒不算什么,Azureus 最大的变化还是对商业化的尝试: 推出内容门户 GetAzureus.com。该站点致力于帮助用户进行媒体文件的分发与获取,同时 Azureus 也鼓励用户上传个人数字媒体文件,促进用户的参与性。版权问题一直是 P2P 软件非常敏感的话题,eDonkey 已经倒下了,如果只是推广传播用户自行产生的内容,或许能逃过一劫。

国内的 BT 类下载站点大多还是处于"地下"状态,传播的内容也大多数是存在版权问题的,虽然电影/音乐公司还没有痛下杀手,恐怕也为期不远。eMule 类站点 VeryCD 是一枝独秀,但是几乎也没有用户自行产生的内容,这和国内的一些政策或多或少也有点关系。而国内的很多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利用网络传播能带来的巨大价值,亦不知如何有效利用这种力量(比如在国外,Nike 等公司往往通过互联网作一些广告的传播,效果极佳)。

在那些需要进行大量媒体文件发送的公司(比如盛大这样的公司进行游戏软件客户端升级,或是 YouTube 这样的视频分享网站发布更大一些的视频作品)来说,BT 工具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各个公司企图抢占用户桌面的今天,BT 工具虽然还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我相信,这一天也不远了。

--EOF--

我订阅了几百个 Feed,即使这样,也经常去一些 Blogger 的站点逛逛. 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说说一些关于 Blog 站点设计的几个不好的习惯。

1) 在 Blog 页面上设置背景音乐. 这是会令人非常反感的一个 Blog "功能". 很多时候这个音乐是冷不丁的响起来,吓人一跳(比如这个 百度掌门的空间). 如果是在夜里或者是办公环境,别提有多糟糕了。牛博网最近就在用户须知第六项条款说明"严禁用户在博客内设置歌曲或其他声音文件的自动播放", 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MSN Space/Live Space 或许是始作俑者(即使不是也有很大的责任: MSN 提供一个模块并鼓励用户这样设置),国内那些模仿 MSN Space 的 BSP 也把这一招原封不动的搬来。

2) 保护过度的图片盗链接. 通过 Apache 中简单的设置可以保护图片盗链接. 这一点本来倒也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读者是通过 FeedBurner 等服务读取内容的话,看到的都是一些禁止盗链的图示。感觉就不那么舒服。我个人建议,如果怕盗链接,完全可以把图片放到 Flickr/Yupoo 等站点上么。

3) 使用站外的 API/Script 等要注意"内容的可靠性" 有一天在一个朋友的 Blog 首页上看到一个链接 "我成功的秘密" , 红红的字体看起来很醒目,点击过去却链接到 HP 站点...我这才醒过味来原来不过是个广告,那个位置如果正常显示的话是 Donews Inout 交换链接的脚本输出,却临时被混水摸鱼变成了广告。

4) 图片显示不正常: 拉伸. 自己的个人照片显示居然是不是按比例的--图片显示的不是把脑袋压扁了,就是把脸拉的好长。难道 Blogger 自己每天看着就不难受么?

当然,这也都是我个人的感受。就好比第一条,或许有的人就喜欢自己每次访问听着背景音乐也说不定;也或许有人会问我:你的 Blog 上访问过的链接为什么不变个颜色呢? 这不也是一个不良设计习惯么 ?

--EOF--

本周言论 之 上档次

| 5 Comments

就象读者买了女“王朔”的书,买了“金庸新”著的书一样,难道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么?这种形式的欺骗是否让编辑觉得很高明而暗自窃喜呢
--某位读者评论出现两本《世界是平的》(/)的怪现象。

我们现在走的是司法程序,司法是最公正的。如果说富士康采用了什么高压手段,除非说司法是不公正的
--富士康全球发言人如是说.

九寨沟....的确跟很多国内的著名景点不一样,主要是管理的好,井井有条,上档次
--李彦宏 贵州和九寨沟

上半身不像女的,下半身不象男的
--网友评价某"超女"

老板的心计

| 14 Comments

这几天把笔记本的显示输出到 17 寸的液晶上,眼睛舒服了许多。这劳动工具的问题你别说还真是很重要。

以前曾经抱怨过椅子的问题,也曾经因为笔记本的事情大为光火。今天突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过的很有趣的一段话(搜了半天还真找到了):

对于老板而言,为员工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是一个最聪明的选择。根据对上百家公司的调查显示,那些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热情要高出使用普通台式电脑的至少15个百分点,而因为这些人无可避免的会将笔记本带回家中,他们每周完成的工作量一样要高30%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的确要高于台式机很多,但相比每周近十小时的无偿加班,每个精明的老板都会乐意吃这个表面亏。笔记本电脑的另一个妙用就是,尽管你的员工确实才智平平和收入低微,但却可以让他们个个看上去像精英一样唬人

这段话真是太好了。绝对可以让那些苛刻的老板开开窍。

IT 技术人员在电脑、办公设备上没有不"虚荣"的,Google 那样的工作环境(电脑配置: 宽屏20英寸LCD×2+人体工程学键盘&鼠标+ThinkPad×1),就这一点恐怕很多 IT 工程师都会心生羡慕吧? 有的老板或许会想, Google 这样多浪费啊! 看看 Google 的员工给公司带来的回报吧!

如果作为 IT 工作者的你还在使用 CRT 显示器, 把这篇 Blog 转给你的老板看看,假装是无意的效果应该最好 :)

--EOF--

RSS 订阅数量超过 1k , 简单分析

| 17 Comments

虽然有点...还是忍不住要记录一下. www.dbanotes.net 的 RSS 订阅数量终于超过 1000 了。本来以为今年最多订阅数量能达到 400 而已。订阅数据分布如下:

DBAnotes.net RSS 订阅数量超过1K, 数据分布图

Bloglines 的用户仍然是最多的. Firefox Live Bookmarks ,抓虾GreatNews 三者各占大约 10% 。GreatNews 是一个很好的 Web 2.0 项目,有潜力,只是关注这个产品的人还太少。抓虾的订阅数量从这几个月来看,一点点增加,我估计很多 Bloglines 用户已经放弃了 Bloglines 转而开始使用抓虾的服务。

客户端工具的使用份额超过了 25% 。

今天注意到到 FeedBurner 已经监控到了 Souyo 的Agent(Souyo G-bot) ,Souyo 的野心似乎很大,但是推出的每个服务做的似乎...都不那么到位。

订阅数量虽然貌似不少,可从留言数量的角度上看,估计大部分还是重复订阅的。所以,也没啥值得高兴的。看看 Keso 的订阅数,IT Blogger 写成那样还差不多。

--EOF--

高效能 DBA 的七个习惯

| 9 Comments

邮件列表中有人推荐了 DMReview 的一篇文章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DBAs, "高效 DBA 的七个习惯", 这个题目应该是受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启发。虽然颇有拾人牙慧之嫌,还是记录一下吧,就算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开篇有一个关于什么是个"高效能 DBA" 的定义, 作者指的高效并不是说 DBA 每天都在忙于救火的那种"高效",而是能够防患于未然.

1. 专业的多面手(Be an expert generalist)
熟知存储、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知识, 跨平台数据库的技术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不能离开了 Windows 环境到了 Unix 下什么都作不了. 看上去这一点似乎有些苛求,不过个人认为通过持续的学习能力加上良好的知识积累方法会让你无限接近这种能力.

2. 理解来自商业、用户的需求(Understand the business and user expectations).
如何把掌握的数据库知识应用到商业需求上,还不给用户一种“木匠拎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的感觉是需要一点艺术的。

3. 通过可量化的度量构建更加正规的服务级别协议(
Build more granular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 via quantitative and easy-to-understand metrics)
用户(或你的老板)对你的数据库管理工作是否满意,总要有一个可以达成一致的地方,这个一致应该来自"服务级别协议". 服务级别协议是很多 DBA 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


4. 把环境分割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Break down the environment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pieces)
一揽子计划不是个好主意,分而治之。这样也容易与委托方达成一致。

5. 关注于任务,而不是实现的细节(Be task-focused, not necessarily on how to accomplish it)
这一点应该是说于开发人员的关系的。DBA 不应该去关注太多程序设计的细节,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任务实现上--有效的与数据库交互. (这一点说起来似乎有些勉强,或许站在高效 DBA 的角度上就容易理解了,呵)

6. 隔离并委派普通任务(Segregate and delegate the mundane).
如果从一个技术领导者的角度上说,这是必须的。既然是高效DBA ,那么在没必要事必躬亲拘泥于一些琐碎的事情. 否则再高效也不成.

7. 淘汰特定环境下才可以用的那些玩意儿(Weed out the one-trick ponies)
特定的第三方工具、GUI 工具等只会使得整个环境更为复杂。一个高效的 DBA 应该致力于整个环境的简化与标准化。

说的是 DBA ,其实放到其他工种上也是蛮适合的。

从卓越到优秀,还是从普通到平庸,这是个问题.

--EOF--

2006 Young Innovators Under 35

| 11 Comments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日前发布了 2006 Young Innovators Under 35 。35 岁以下技术创新者。

获得年度创新者奖的是 Joshua Schachter ,大家对他应该不陌生-- del.icio.us 就是这个老兄一个人打造的.

发现有几个是华人:

Song Jin . 97 年北大毕业的. 纳米技术.

Alice Ting . 出生于台湾基隆。致力于生物化学的研究。

Ling Liao . Intel 实验室, 芯片技术。 看名字应该是华人.

Ben Zhao . P2P 技术. 看名字应该是华人. 以前似乎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这个评比虽然不是官方的,如果在国内,这样的人物的称号应该是什么"长江学者"之类的吧?

--EOF--

我写过一篇 免费杀毒软件与防火墙。现在又多了一个 AOL 发布的 Active Virus Shield

这个工具其实就是简化版的卡巴斯基。卡巴斯基官方媒体介绍说:

Active Virus Shield 是卡巴斯基实验室互联网安全套装 6.0 个人版的 OEM 版本 , 由卡巴斯基实验室开发,由 AOL 免费发放给个人用户。它包含了反病毒功能以及反病毒数据库的升级

旧闻,绝对的旧新闻。只不过最近有一篇什么 全球最佳反病毒软件排行榜在被到处转贴, Active Virus Shield 被排在第二位,第一位就是卡巴斯基。

试用过两天之后觉得不习惯杀毒工具的存在,删掉了。界面和卡巴斯基基本一致。(现在 Windows 安全最大的问题是抵制流氓软件、间谍软件与木马程序。)

另外 Avira AntiVir PersonalEdition Classic 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微软的 Windows Defender 加上一个免费杀毒工具,家庭用户足矣。

推荐一个精选的免费软件站点:Concise Freeware

--EOF--

首届网商节与网商大会

| 2 Comments

下午去参加 2006首届中国网商节暨第三届中国网商大会

过了楼外楼,就看见临时交通管制的告示了。过去一点的孤山草坪上人来人往,支付宝在搞“慈善签名活动”,支援教育事业,刚好今天是教师节。巨大的签名版上已经是满满的签名,能看到马云、牛根生,杨致远(刚好是"马牛羊"的谐音,汗)这些大佬的签名,当然更有趣的是那些小朋友的,有个小朋友叫豆豆,就画了一个豆子,结果很象一个笑脸。

草坪上还有阿里巴巴旗下五个品牌的巨大Logo,很多参观者在那里留影,最搞笑的是有两个人把脑袋伸进YAHOO!的两个 O 里面。被我们拍了下来。

参展的银行也在搞活动,有一家居然填一份表格就可以练习几次高尔夫推杆,参加的人还真不少,高雅生活,人心向往之啊。

白堤上是阿里软件,淘宝,支付宝的宣传地点,支付宝的宣传小册子很受欢迎,我还站在那里体验了一把,搭配着送,发了一会儿,一种宣传册居然不够了,同事赶紧打电话,“地主家揭不开锅了,快送点过来",哈。

稍感到意外的是 DHL(中外运敦豪) 也在,既然 DHL 在,那些国内的物流公司缺席倒是很可惜的,这是一个绝佳的靠近用户的机会啊。

相机凑巧坏了,液晶上显示的都是一团模糊。胡乱拍了一些,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回家的时候,打车这个难...

首届网商节与第三届网商大会官方主页
更多报道 看照片什么去这里吧。
追踪其他渠道的报道信息

--EOF--

YATT -- WebService Debug 工具

| 3 Comments

从这则 Low level debugging webservices 得知了YATT (Yet Another Trace Tool) , Trace 工具已经太多,所以,这个东西叫 Yet Another Trace Tool :).

YATT is a project to replace the current proliferation of trace tools ( tcpTrace, proxyTrace, pcapTrace ), with a single extensible tracing tool. YATT features a new GUI built with WTL, complete with a Hex View mode, and currently ships with 2 Trace providers, one based on WinPCAP and one based on the W2K Raw sockets support. Tunnelling & HTTP Proxy providers will be added in a later build.

tcpTrace, proxyTrace, pcapTrace 这三个产品也可以在 PocketSoap 站点上找到. PocketSoap 是一个专注 Web Services 的小公司。站点上还有大量的代码可供下载研究用。

YATT 只有 220 K 大小,可谓短小精悍。不光 Debug Web Services 有用,普通的 HTTP 开发也用的上。

YATT(Yet Another Trace Tool)工具示例

这个产品我以为会是开源的,但是没有找到源代码。或许是因为还在开发中的缘故吧。

--EOF--

对雅虎收藏+ 的一点小建议

| 10 Comments

这几天开始使用雅虎收藏+,应该说这是雅虎中国目前最 Web2.0 的产品,虽然有 del.icio.us 在美国的经验,但收藏+并不是 del.icio.us 的简单汉化。

详细的介绍、完备的各个浏览器下的插件,对于从 del.icio.us 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使用障碍. 虽然有着不少的优点,我觉得这个产品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1) 提供给用户静态 URL. 收藏+目前提供给用户的URL 地址类似如下的格式:
http://myweb.cn.yahoo.com/userurls.html?ou=fennng
del.icio.us 则提供非常好记的 URL :http://del.icio.us/Fenng . 其实这样的URL 重写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 这应该算是一个设计失误. 另外,从 SEO 的角度上看,内容结构组织的也不够好--怪不得要招聘首席 SEO :)

2) 抵制恶意 Spam 用户. 在白天的时候,收藏+首页显示的用户最新添加的收藏还不算太过火(可能是人工做了调整)。到了晚上的时候几乎看不下去,都是一些色情擦边球的题目。管理人员应该对这样的用户进行惩罚,至少不应该让他们收藏的这些垃圾显示在首页上。而 del.icio.us 在这一点就做的非常好,我想可能是因为英文用户没这么"聪明"吧.

3) 去掉"推荐用户"栏目.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 不要做背后推动的手。那几个推荐用户放在那里有什么理由? 仅仅是他们收藏的多么? 因为站点的推荐导致用户点击进去,看了半天才发现他们收藏的那些并不怎么好,用户自然会心里嘀咕.

4) "热门收藏"栏目的处理, 应该显示收藏者的数量. 至少要给人一种"动"的感觉,不要过了一天,用户一看,还是这几个条目列在那里。

瑕不掩瑜, 国内同类服务相比, 雅虎收藏+还是应该排在首位。看了收藏随心,网址随身 这篇官方日志:

雅虎收藏+现在还只是一个Beta版的服务,有一些计划中的功能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特别是在收藏管理和内容分享方面,我们目前的版本做的还远远不够。在未来的几个月当中,新的收藏+功能会陆续增加。有没有注意到雅虎收藏+Logo后面富于动感的小+号?它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还是让人充满期待的。

--EOF--

《大坝经济学》是一本沉重的书

| 9 Comments
大坝经济学
《大坝经济学》书影.

偶然看到《大坝经济学》出版了修订版。

前年的时候,我买到了一本 2001 年的版本。此书的英文名字 Silenced Rivers: The Ecology and Politics of Large Dams,这是一本被迫沉默的书,在国内将出版时,正是三峡工程如火如荼的时候,此时如何能容忍负面声音? 甚至有人称

在一位麦考利先生的笔下,水坝、水电被描绘成万恶之渊薮,是人类所干的最愚蠢的事情,人权、污染、腐败、贫困、浪费…,所有的社会丑恶和经济危机都和水坝连在了一起

所以《沉默的河流》变成了《大坝经济学》。

作者麦考利毫无疑问是个水坝反对者,但是他这些反对的观点是客观的,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之上的,是根据一个个惨痛的事实得出来的。那些即将成为现实的预言建立在已经发生的惨痛教训之上。

建立水坝这样的工程,不可能符合"帕累托"改进(经济发展,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利益受损), 退一步呢? 会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么(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利益受损,但是总的收益大于总的损害)? 从书中统计的数据看,既得利益者都是承办建设的那些公司,而受损失的则是在水坝附近生活的居民,弱势群体。总的“总的收益大于总的损害”么? 百万移民 的损失与 "千年大计" 之间的轻重如何衡量 ?

从生态的角度上来说,所有的水坝都必然会带来水流域生态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一旦产生就几乎是不可逆的。水坝越大,影响越大,所以有人怀疑重庆地区的高温与三峡有关也是一个很合理的假设。

灾难面前,总会有借口说这是多少年不遇的灾害,河流是沉默的,没有人为它辩护.

--EOF--

Sixapart Acquires Rojo

| 1 Comment
Sixapart Acquires Rojo
Sixapart Acquires Rojo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dbanotes).


Sixapart 宣布收购 Rojo. 一直以为 Sixapart 会被别的大公司吞掉. 一年多过去了, 活得更加滋润了.

Rojo 的在线 RSS 聚合服务并不如 Bloglines 出色(最近也迁移到新的技术架构了,还没来得及表现). 不过 Sixapart 如果组合拳(LiveJorunal+Rojo+Vox) 打好了还会是很精彩的.

第二季第二集中,典狱长 Warden Pope 与 Bellick 一起接受质询的时候,我看到 Pope 在整个《越狱》中很感人的一幕:

"尽管我对他的很多行为不感到自豪,要我抛弃自己人那绝对不可能"

很欣赏这样的领导与领导处事准则。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把犯错误的下属推到火坑里,虽然我也很讨厌 Bellick 的作为。

那天在回家的途中,收音机里正传来关于富士康与第一财经记者的诉讼案的一些评论。令人欣慰的是,第一财经在富士康公司咄咄逼人气势下没有抛弃自己的记者兄弟,反而公开宣传支持他们,相比那些独善其身甚至落井下石的行为,这多少也算很难得的事情了。虽然最后的局面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握手言和。

BTW: 建立了一个追踪最新《越狱》信息的页面

--EOF--

早晨到公司看到邮件通知,看标题还以为是 Spam 邮件 :) 。忙完了早晨的事情,回来看到雅虎搜索日志的新网志 博驳生“机”――雅虎搜索日志获奖公告 才知道是真的. 我的提名理由是:

Fenng--关注日志,在一次日志布局出错时及时提醒我们更改,在《从HTML到XHTML--使用Web标准建设网站》一文中的讨论,对UED帮助很大。

对一个喜欢提意见、建议的人来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他的建议被采纳。很高兴。

这次的奖和上次 CSDN 的评奖都是不期而至的,相比之下,不刻意为之的参与感觉好一点。所以,我去掉了 2006 中文网志年会特色 Blogger 评选的 Logo.

--EOF--

Google 在中国的支付通道

| 8 Comments

前几天购买了 Google 广告服务, 惊奇的发现, Google 的 Adwords 现在已经可以通过银联网络支付了。目前可用的支付方法:

后付款: 万事达卡, 及具有 MasterCard 或 Visa 标记的国际卡(信用卡或借记卡), 维萨卡 预付款: 我们的支付合作伙伴银联支持的银行卡

一直以为 Google 的 Checkout 服务暂时不会进入国内,这个产品目前还不够好,加上国内金融政策的限制,对国内支付市场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但是从这次支付手段的调整看,表面上是 Google 选了银联,实际上从产品条款中可以看到这却是 Google 和上海构寻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之间的事情。这个公司不会也和 Paypal 的"上海网付易信息技术公司"是一样的性质吧 ?

支付市场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更大的血战即将上演。

--EOF--

DouBan vs. ZhuaXia vs. kooxoo.com

| 8 Comments
douban zhuaxia.kooxoo.com
douban zhuaxia.kooxoo.com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dbanotes).

偶然对三这个站点作了一下比较。发现流量统计还是蛮有意思的。

1) 豆瓣的流量比较稳定。用户群体稳定。从 SEO 的角度上看, URL_rewrite 做的非常好. 整个网站几乎没有动态 URL,非常优雅。

2) 抓虾流量太低了。这应该和他们大量使用Ajax有关,此外,在用户使用主页面用了 Frame ,这是搜索引擎优化的大忌. 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觉得抓虾稍有点华而不实。

3) 酷迅 的流量窜升的很快. 搜索引擎还是用户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网络站点也叫做"酷迅",在Google搜索"酷迅"该站点排在前面)。Kooxoo 再过一段时间会被更多人看好。

这三个站点是国内 Web 2.0 类的站点中非常强调技术的。相信路也会越走越远。

--EOF--

电子邮件礼仪

| 6 Comments

看到一篇 如何才能用好Email 的 Blog ,深有感触。电子邮件礼仪,似乎在很多公司内部培训中都被忽略了。实际上,这是对工作效能影响很大的一个主题。

拿我自己为例,每天早晨一打开 Outlook (我当然不想用 Outlook,但是没办法),会有 150 封以上的邮件涌进来,这其中的邮件有不小的比例是群发类的邮件,往往一个主题会引发几百封无聊的回信,我是受害者。

我痛恨的不良电子邮件礼仪/习惯:

1) 全部回复(Reply All)。也就是 Reply All 综合症。如果是小组讨论倒也罢了,如果超过 10 个人会收到邮件,全部回复和 Spam 没什么本质区别。

2) 发送的邮件带有花里胡哨的模版。接收者需要看的是你的邮件内容,又不是你的模版。你弄那些什么"隶书签名"、"红色大字"、"紫色背景"有什么鸟用?

3) 不要用瑞星防垃圾邮件或者其他类似的不过关的功能。瑞星的这个功能真是超级垃圾,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些人回复的标题中带着"瑞星提示-此邮件可能是垃圾邮件"。你这样的回复让发件人看到会怎么想?

4) 如果是使用免费电子邮件提供商的服务,一定要慎重。比如图中的这位就是一个负面示例。

5) 在 iPhone/iPad 时代,为了节省收件人的流量,请尽量不要在签名中用图片。尽量不要在邮件中用大图。

6) 如有必要向当前邮件所有接收者群回时,不要带上附件(包括图片,Outlook 默认设置是包含附件),这样可以节约接收者的系统资源和带宽。(by @janlay)

最后,来往邮件应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当然这个要长期训练才成,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这样。

-EOF--

本周言论 之 数学江湖水也深

| 1 Comment
庞加莱猜想之争
庞加莱猜想之争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dbanotes).

美国人很笨,使用电脑只会用文件夹,很少有人使用分区。
--Google中国的某项目经理

钱是大把的有,不管你骗钱还是拿钱,都欢迎过来。
--鼎晖创业投资合伙人王树

丘成桐不嫉妒田刚的数学,但他眼红田在中国的影响力
--普林斯顿数学系前系主任Joseph Kohn 纽约客报道

我决无意伤害你,你是我们时代公认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我知道你如此关心中国的数学,所以我的话的本意是“你希望能有效的领导中国的数学”。
--普林斯顿数学系前系主任 Joseph Kohn 致信丘成桐

没有人,或者说几乎没有人,去搞歪门邪道,直到今天我觉得这还是北大数学学院的一个良好的传统
--丁伟岳: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

CNOUG Planet

| 5 Comments

今天测试了一下 Planet ,非常优雅的聚合工具。刚好 CNOUG.net 荒芜很久了,决定做一个 Oracle/OpenSouce 类的聚合。

CNOUG 是什么 ?

可以理解为 ChiNa Oracle User Group, 不过 CNOUG.org 论坛已经存在好久了, 虽然现在不死不活的.
可以理解为 ChiNa Opensource User aGgregate; 也可以理解为...整那么多理解干啥啊,就是看最新信息的东西就成了。

如果你的 Blog 主题和 Oracle 、OpenSouce 相关,可以联系我加入。

被聚合的 Blog 一个小时更新一次.

--EOF--

复杂未必是什么好事, 简单即美

| 15 Comments

这几天我的 Blog 经常遇到 http 500 错误,查看系统负载状态,Load 始终比较高,登录到系统中查找高开销进程,发现 MT 的 Scode 插件非常消耗 CPU 资源,这个插件的目的是用来抵挡 Spam 留言,不过现在的大部分 Spam 特征都太明显了:留言内容中的超级链接都是多条。这样的 Spam 留言用 spamlookup 插件足以对付。既然性能对我更重要,干脆停掉 Scode 看看效果。结果呢? 一天过去,还没有一条 Spam 被误判。

那么,我当初费好大力气设置 Spam 有什么用呢 ? 也或许,我浪费的力气还小, AnySQL 就为这个 Scode 做了不小的 Hack 工作

我们常说,简单即美大道至简,可是谁会时时刻刻把这个理念用在工作生活中呢?

Password.jpg

密码的困惑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公司的网管喜欢强制要求公司域内的用户定期更换更为复杂的密码,殊不知,超出一定长度的密码没有几个用户能记得住,结果呢? 用户会把密码记在最常见的地方--安全大忌。为了更安全,结果导致了更不安全。(这个关于安全有趣的问题我最早在一本杂之中看到,最近发现这个行为名列 IT 精英第八傻)。

更加危险的安全
很多人都知道 Telnet 服务的不安全(密码会被嗅探),SSH 更好。在 OpenSSH 漏洞频出的那段时间里,偶尔我会傻傻的想,通过密码验证(注意是密码验证)的 OpenSSH 软件连接到服务器,还要忍受漏洞的威胁,相对古老的 Telnet 服务来说哪个更安全呢 ? 或许读者会说,这家伙对安全的理解的确有问题。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不走曲线,更不要走盘山路才好。

--EOF--

关于这篇归档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entries from September 2006 listed from newest to oldest.

August 2006 is the previous archive.

October 2006 is the next archive.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