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0 Archives

QCon Beijing 后记

| 5 Comments

这次参加 QCon Beijing 2010 技术大会稍有点匆忙。23号早晨从杭州赶往北京,中午才到会场。25号下午原计划回杭州,结果因为天气原因没能成行,第二天上午才回来。在会场的时间安排的也比较紧凑,没时间整理,回到家里也是一堆事儿,一直没空出来时间写一下这次参会的感受。

到了会场就遇到不少熟人,也有网上熟悉但素未谋面的朋友,比如创建监控宝郭欣,还遇到来自盛大创新院的不少朋友。每次会议都会结识新朋友,和老朋友叙旧,大家在一起开开玩笑,诉诉苦,也会宣布一下个人的一些动向。

下午在听了一场比较扯淡的演讲之后(据说25号还有一个某大厂更扯淡的广告话题),重点听了一下豆瓣首席架构师洪强宁 (@hongqn)的《Python于Web 2.0网站的应用》 ,这是一次很好的 Python 技术布道,尤其是后半段,由浅入深讲解了好几个应用场景实现的技巧。我后来看了网上的评论,发现不少人忽略了这些案例的重要性,有点惋惜。我在Twitter上说了一句,经过这次的布道,相信明年就会有更多的开发人员用 Python 了。 豆瓣的技术团队对外策略挺有意思,老耿(@flycondor)说"把每个人都打造成技术明星",期待更多豆瓣牛人出来分享。

第一天的技术演讲,偏重语言方面的内容。下午除了观摩老赵 (@jeffz_cn)的主持风格之外,更多时间是和场外的一些朋友进行交流。晚上和几个朋友赶到奇遇花园咖啡馆参加推友聚会,相当的热闹,相当的开心。和技术Geek们在一起就是有趣啊。透漏一下,各个团队似乎都在面临技术人才荒,而且大家都说"钱不是问题"。一个秘密:虽然我在Twitter上花了这么多精力,但是推友聚会还真是头一回参加。

24日起来的稍微晚了一点,只听到了半场 Facebook 的 Marc Kwiatkowski 的演讲,关于 Memcached 的,个人感觉内容较为平淡,可能之前和我大致了解了他要讲解的内容有关吧。然后认真听了一下 Twitter 大牛 Nick Kallen (@nk)的演讲,很过瘾,对 Twitter 的架构设计有了进一步了解。整个演讲几乎是围绕数据的处理场景进行的,符合我的技术胃口。现在能记住的也就是最后 Nick 总结的几个原则了,包括:Twitter 解决扩展问题依赖的是一些通用的技术手段(索引、分区、复制);不要追求完美够用就行;实时查询的数据必须在内存中。具体的细节还要重新看一遍 PPT 与视频才好。

下午的事情是我这次参会的主要目的:主持人。第二次担任网站架构案例分析(CASE STUDIES)这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很有压力啊 :) 之前和演讲嘉宾的沟通没有像去年那么频繁,好在效率有保证,所幸,各位大牛的演讲 PPT 都是经过几次大规模修订,质量没得说。

第一场是潘磊介绍了阿里巴巴国际站架构以及镜像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经验。Alibaba.com 是国内少数横跨中美有 多个 IDC 的公司,业务也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印象中这是 Alibaba B2B 第一次对外分享技术经验,潘磊开了一个好头。接着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qunar.com)的 CTO 吴永强介绍了监控与虚拟化的实战经验,演讲完了我才知道因为当天凌晨有重要项目发布,老吴4点解决完了问题杀到的会场(创业公司相当辛苦啊),下午结束后就回去休息了。人人网的黄晶介绍了 RenRen.com 的架构经验以及他们的开源项目,演讲结束后的提问可以看出大家对开源项目是相当有兴趣,问题差不多都问到了点子上。最后是来自新浪的杨卫华 (Tim Yang , @xmpp) 介绍可扩展的微博架构,也是相当精彩,和上午 Twitter 的演讲刚好互补。作为主持人,其实最担心自己场地内的人少... 另外的场地同时和这边 PK 的有淘宝章文嵩博士的技术演讲,还好,我偷着去看了一下,两边会场人数平分秋色。Tim 之前的精心准备很值得。

再次利用主持人的便利鼓动大家支持技术图书出版行业,也帮着会场外面的多背一公斤宣传了一下。

说说 24 号晚场的技术沙龙吧。最近自己似乎有转向娱乐圈的趋势,在前一段时间的数据库会议上客串了一次技术沙龙的主持人的活儿,不到一个月,这又硬着头皮做了一回主持人。老实说,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是挺煎熬的。前20分钟,自己也感觉比较平淡;中间阶段互动问答也稍微有点温吞;后半段讨论到各公司的开源项目的时候才真的有感觉了。会上不少公司都非正式的宣布了接下来都会有一些开源项目要回馈给社区,其实也是各家公司对于开放(Open)的认识与认同。要感谢参加沙龙的各位嘉宾以及一起参与互动的各大公司的朋友们! 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25 号这一天,下午要赶着回去,淘宝赵泽欣(小马,@zhaozexin)的演讲《淘宝网前端应用与发展》没有听完就走了,挺遗憾。这里透漏一个趣事:我在会场里看到小马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在改进自己的 PPT,可能这也是 UED 人的一个特质吧。

出于技术方向的原因,这次会议也错过了好几场很重要的演讲,像邓草原( @dcaoyuan )大侠布道Scala与Erlang、熊节( @gigix )分享敏捷改造的经验、蔡学镛(@KongXuan)分享复杂事件处理(CEP)等等话题,听多位朋友的反馈都是非常的好。 Douglas Crockford 的压轴演讲据说也是相当的精彩,从 Twitter 上的火爆讨论可见一斑。

恭贺 InfoQ 成功举办了这次技术盛会。600 余技术人济济一堂。感谢泰稳 @taiwen)的努力。

自己的另外一个感慨是,英语交流能力太差了,错过了和国外技术大牛的深入交流。

总算一点点写完了这次 QCon 的流水帐。对于墙内的用户,建议也不妨翻墙搜索一下 Twitter 上 #QCon 的内容,不同人眼中的 QCon 是怎样的,非常有趣。经过我的测试,用 Dabr 的代理似乎搜索 HashTag 快一点(你懂的)。

下一次 QCon 我会以另外的身份参加了。

--EOF--

如果你也是 QCon 参会者且是 Twitter 用户,不妨参加一下这个"QCon Beijing 参会推友小调查"(非官方)

《实战 Nginx》 读后

| 14 Comments

拿到这本 《实战 Nginx》 有几天了,休假期间将感兴趣的几章阅读完毕。作者张宴是国内 Nginx 最早的技术传播者之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他的一系列 Nginx 实战的文章相信让很多 Nginx 用户受益良多。

尽管之前已经在他的网络文章或者 PPT 里看到过这本书里包含的一些内容,我还是要说一下第六章中的架构图是这本书中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内容(至少对我如此),作为网站维护者,即使不用 Nginx,这几张图也非常值得分析一下。对于从 Apache 迁移到 Nginx 的用户,第七章关于 Rewrite 规则的讲解则不可错过。

这本书的最大缺点或者说不够严谨的地方,我觉得主要是体现在某些章节上关于设置项的说明缺少足够的阐释,比如"优化 Linux 内核参数"、"MySQL 5.1 配置优化"等内容如果添加足以让读者查找更多信息的注释就更好了。另外,从章节的安排上,如果多一节专门讲述 Nginx 优化的内容或许也会不错。

对于没有 Nginx 经验或者是想进一步了解 Nginx 的系统工程师,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书的定价不过是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如果可以解答你在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你说是否值得购买呢?

--EOF--

数据库与用户体验

| 12 Comments

简要概括一下在 2010 数据库技术大会 上分享的这个关于"数据库与用户体验"的话题。

关于数据库与用户体验,在这个分享中我谈到了如下三点:

  • 响应速度(Response Time)
  • 可用性(Us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 数据交互策略(Data Interactive Policy)

其中响应速度(或者是响应时间,英文用了Time)这一部分,首先强调了一下面向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对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慢"终归不是好事情。建议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Web 架构中各个组件之间的性能数据,并且能够建立端到端的性能数据分析。额外强调了一下延迟(Latency)的意义以及对于用户体验和架构扩展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最后提出了三个问题,意在希望能建立起一个具备基本性能度量能力的Web环境,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细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对于可用性,用 PPT 中的这三句话即可概括:

  • 不具备可用性则没有意义
  • 好的可用性 != 好的用户体验
  • 差的可用性 =糟糕的用户体验

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第一句,很多 DBA 认为只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可,对系统中的其它环节采取旁观态度,窃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补充一句:产品设计者实际上也应该注意过度设计带来的可用性风险。

第三部分看似篇幅挺大,但除了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之外,其实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至于 BASE 、CAP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费了不少口舌,如果要提炼出几个词的话,可能就是"权衡"与"取舍",当然,这个要建立在一定的实践之上的。

必须要承认,这个话题因为比较跨界,也有我偏颇或考虑不够周详的地方。希望以后在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来,我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用户体验是个大话题,我这样的门外汉也来掺和似乎有些过分啊...

(现场用的 PPT 有几页展示效果不够好,在 Web 上看应该还成)

--EOF--

Red Hat 正式发布了企业版 Linux 5.5 版本。原以为这个版本发布不会有太多新鲜的内容,读了一下 Release Notes,还是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

注意其中有一句话,一定要关注一下,每个逻辑 CPU 推荐至少需要 1GB 的内存。为什么?

这一版本对于虚拟化环境中使用 HugePages 有所改进。系统设定使用 HugePages 之后,Libvirt(虚拟化 API) 针对 Virtual Guest Memory 自动使用 HugePages 。需要技术人员考虑这对虚拟化环境中的 DB 有什么影响?

改进了 Completely Fair Queuing (CFQ) I/O 调度器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性能。很多 Linux 用户都不太注意默认调度器的问题。性能上其实还是会有很大差异的。知其所以然才好。

关于 SystemTapValgrind 的引入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是个好消息。前者有助于性能调查,后者有助于内存泄漏分析。

阅读 Release Notes 是个很有趣的事情,技术人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多关注一些类似产品的特性,用其所长,技术选型上应该采取主动一点的态度。

--EOF--

今天晚上和几个同事飞赴北京,参加明天开始的 2010 数据库技术大会

在明天(4月2号)下午我将做一个演讲,题目有点偏,关于"数据库与用户体验"。我相信在此之前,没有谁会做这样的话题,所以这个话题在做数据库的技术人员眼里有点陌生或是有点忽悠。我的出发点是这样的:可能绝大多数 DBA 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实际情况并非如此,DBA 很多关键的工作都会和用户体验相关联,理解到其中的细微之处,能让 DBA 在技术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希望我的演讲到时候会对一些有困惑的朋友真的有帮助。

应主办方要求,演讲时间将控制在 45 分钟左右,所用的 PPT 几经修改已经定稿。在会后我将尽快分享到 SlideShare 上,并将做一个简洁一点的描述,核心的内容可能用较短的篇幅即可说清。

这次会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各家子公司去了不少同事,当然,都是带着演讲主题去的,我对他们即将分享的技术话题也很期待。

另外,支付宝当前的 DB 团队仍然需要资深 DBA。如果有哪位朋友有意向来杭州发展,在会场我们不妨沟通一下。

--EOF--

最近事情比较多,这里更新较少。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有机会做更多的总结,与朋友们分享一些心得。

关于这篇归档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entries from April 2010 listed from newest to oldest.

March 2010 is the previous archive.

May 2010 is the next archive.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