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1 Archives

SSD 以及其它

| 8 Comments

在微博上说起了 SSD 和高端存储的话题。在 SSD 出现之前,高端存储厂商很多年都在安稳的赚钱,尽管互相之间也有竞争,但单个设备动辄上百万,总有钱可赚。SSD + PC 服务器这个组合的出现终将革掉他们的命。EMC / HDS / IBM 这几家公司卖存储的朋友恐怕日子都比较难过。

据说苹果新的数据中心买了 EMC Isilon 的设备作为存储解决方案,12 PB 的存储(refer),不差钱的主总是有的。这也让我对苹果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做好 iCloud 产生怀疑。

五年前,即使是价值两百万人民币的存储设备,一旦 I/O 透过 Cache (Miss) 打到磁盘上, 基本上就是拼磁盘数量。1块磁盘100多次 IOPS 就差不多撑不住了,现在单个物理磁盘 IOPS 尽管也有提升,但已到极限。而 SSD 的话,比如 Fusion-IO 的单盘都比几年前整个存储能支撑更多的 IOPS,二三十年来,物理磁盘终于被革命了。

尽管 SSD 会有擦写限制的问题,不用担心,这个限制会被厂商不断的改进(有心人可以隔半年回顾一次看看),所以,更快、更稳定、更大容量、更便宜,是个必然的趋势。随着 I/O 层压力陡然减轻,架构师、DBA 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数据库逻辑设计上,可以减少对物理设计的依赖。生产力也必将提升。

国内已经有互联网公司,比如淘宝,在 SSD 使用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个经验对其它公司来说,就是竞争优势,就是一定的壁垒,当然,也给技术决策者带来了信心 :) 不知道再有多少年,量子计算机能投产被普通用户启用,除此之外,计算机关键组件还会有别的飞跃么?

传统数据库厂商现在基本没有针对 SSD 优化的技术改进(求证)。个人预测 Oracle 在未来6个月内会收购一家NoSQL技术的公司(会是 10gen 么? ),以弥补自己的产品线,但是 Oracle RDBMS 针对 SSD 的改进恐怕要等很久,I/O层的代码改进,优化器算法调整,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搞定的事情,甚至是以一种"伪技术"形式出现。同样,IBM 的 DB2 与 微软的 SQL Server 也是这样。相比之下,MySQL 相关的改进就太快了。哦,Oracle之外的 MySQL,比如 Percona 。

重提旧话,SSD 不是银弹,不可能靠这一个组件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如果你的网站各项指标每 18 个月没有翻一翻,那么摩尔定律或许真的能帮你解决大部分技术上的压力。


--EOF--

苹果产品用户要浪费时间,你就应该这样做:买个有锁的 iPhone ,每天刷几百次威锋网等待越狱或解锁,看到新 App 就安装,程序提示更新立刻升级;有新的固件(哪怕是 β 版)就压制不住升级的欲望;每次 WWDC 提前几个礼拜就关注,坚持看完所有 Keynote 和文章,然后到 Twitter 或是微博发表评论,再在微博上收听苹果产品有关的 ID...

Linux 操作系统用户如果要浪费时间,你就应该这样做:编译一个"更快"的内核;通过源代码编译 Firefox / Chromium ;反复调整字体;不停的美化桌面;闲着没事就跑一下APT更新一下程序;和 Windows 用户打嘴仗;

Windows 操作系统用户如果要浪费时间,你就应该这样做: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按照提示更新;定期扫描病毒和木马;安装个360,不停根据提示更新软件,优化系统,每天查看开机速度击败了全国多少的电脑;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跟 Linux 用户和 Mac 用户打嘴仗;

开发人员如果要浪费时间,你就应该这样做:不停的寻找一个更趁手的编辑器,反复尝试不同的配色;尝试最新的语言;买个更好的显卡"挖矿"--比特币;和其它语言用户打嘴仗;

Mac 用户如何浪费时间?在Mac上跑一个Windows 虚拟机,再跑一个 Linux 虚拟机;上网购物用Windows,写代码用Linux;Mac OS X?不用。

有些方法可能是"普适"的,建议再灵活组合。

恭喜你,这些都是"正确"浪费时间的办法。

--EOF--

关于这篇归档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entries from June 2011 listed from newest to oldest.

May 2011 is the previous archive.

July 2011 is the next archive.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