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的生产力

| 22 Comments

按:这其实是某一本书的推荐序(我这段时间没写 Blog 净帮着人忽悠了)。不过遇到了不靠谱的出版社不靠谱的编辑,据说整篇文章最后"只采用一两句行不行"? 当然不行。以后如果有出版社找我免费写推荐序或者书评,请自己考虑好再来浪费我的时间,多谢配合。


有的时候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会谈到国内国外技术人员的差异。我常喜欢说一句话"国内的 IT 公司基本上是劳动力密集型高科技企业"。比如就国外 Web 2.0 站点来说,CraigslistWikipedia 等流量比较大的网站不过数十人的小团队而已,如果放在国内,这样规模的网站起码要几百人乃至更多人员才能足够支撑。国外程序员一个人做的事情,国内可能要一个团队来做,当然可能还做不好。这里面或许有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因素存在(宁愿相信是这样的原因),不过大家都不愿意说的另一个因素是我们技术人员生产力效率低下。这种差异来自不是智力、体力上的差异,而是因为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人工劳动,对技术不能充分有效运用。如果不能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我们永远都是技术流水线上的编码工人。

我们常说,重复的行为才能形成习惯,只有良好的习惯能导向成功。或许有人某些书籍或者聆听了某些"教诲"会逆反性的产生不以为然的想法,"这个我早就知道......" -- 我自己常常就是这样自以为是。问题是,只是"知道"而没有行动起来加以"运用",这样即使知道再多的技巧也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自然无法产生实质的改进,这可能也是技术人员惰性的一方面吧。其实我们需要的是能有更多的技术人员真正的行动起来,利用这些经验/教训/技巧...提升自己,也去积极影响他人,形成更良性的互动,不要让"持续改进"成为一句空话。另外,必须要补充的是,如果技术人员持续从事低效率的工作,极有可能逐渐厌烦技术,疏远技术,乃至对技术绝望,而一个高效的技术人才能从技术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也想告诉那些所谓的管理人员,不提升每位技术人员的生产力而希翼增加人手来解决技术困境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那样做除了给企业增加负担,使组织更加混乱低效,很难起到什么实质作用。好的管理者必须能够引导下属持续提升生产力,不能一味用死板的流程制度限制团队的整体节奏。彼德克鲁克这之类的管理大师的大腿人人都好抱,但那是屠龙之术,您暂时还可能用不上,来点痛快实在的才是王道。

--EOF--

文章有删节。出版社的名字我就不直接说了,不过类似的经历的人还有潘加宇。你猜这是哪一家?

22 Comments

国内的环境所导致这样的状况,很多IT企业都是老板一个人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所以对成本控制的很严格(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吝啬,比较有名的例子:丁磊。:-D)。传统观念作怪,你们都是为我打工的,只有我才能创造利润,你们都有私心,所以根本不会关心员工的成长曲线,还希望用一些规矩和制度去限制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只想多赚钱,根本不会考虑其他发展的事情,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过现在也有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开始学习国外的公司管理理念,服务于员工,扁平化管理。一点个人愚见,呵呵。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因很简单啊

很多小公司宁愿 1W 请5个人,也不愿意1W请1个人,虽然那1个人的效率可能比5个人还高,但是谁能担保这个风险?

关键还是观念问题

会不会也存在这样一种考虑.
提升每位技术人员的生产力会相应的提升项目乃至公司的风险.一旦关键的技术人员出现跳槽或其他变动,整个项目或者公司的运作会受到影响.为了降低风险,将责任分散到更多的个人或团队.

你说得有道理,任何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像吃饭这样的事,都可以分出段位的,有的人可以是职业九段,有的人可能连业余1级都达不到,更不要说写代码了。

本文不痛不痒的叮了一下

Craigslist我不了解,

但Wikipedia这种网站,功能单一才是他可以用很少人的最关键原因。

国内哪个老板不是疯狂的上马 “各种不知道有没有人用的功能”啊。

别的不说,待遇和福利以及环境也都是两个层次上的

机工。

不会是那本【高效程序员】的序吧,感觉有些像。
写的不错,一直在看你的blog,第一次添加评论。

“比如就国外 Web 2.0 站点来说,Craigslist 、Wikipedia 等流量比较大的网站不过数十人的小团队而已,如果放在国内,这样规模的网站起码要几百人乃至更多人员才能足够支撑。国外程序员一个人做的事情,国内可能要一个团队来做,当然可能还做不好。”

这是我非常愤慨的一点,你看我写的相关文章,全是反对莫名其妙的分工的。

但这又是我非常无奈的一点,因为很多时候这和员工的个人能力没关系,而是受老板的思想所限。老板觉得有造一个好轮子的时间,还不如招一大堆人不断地造不那么好但勉强能用的轮子,于是所有人都忙得手忙脚乱,生产力却止步不前。

有人说我就是老板,我很提倡DRY的,那你老板呢?

另外,大辉麻烦修改一下我的blog地址,我换域名好久啦 :D

@欧拉

丁磊可不吝啬

我挺佩服他对技术人员的看法的

呵呵,是么?可我听他们公司的IT组同事可不是这么讲的,因为这个闹的最大的一次,是大话西游项目组大部分人离职事件。近的就是企业事业部被砍掉事件。

博主提到的现象其实哪个国家都有的, e.g. burnout, procrastination, yak shaving, etc.
就像经典译从的序言里说的那样,“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很多技术类书籍和文章大多会关注行业内人士的心理状况和职业分析,比如Make Magazine, No fluff just stuff等等,不全谈技术。
没有办法,男人女人穷了都要找老板的。
比较其他传统行业,很多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和方式都没掌握。

人人自我改进是公司改进的最高目标。
企业大了,团队效率就会降低,同时,使人保持当初的激情不是那么容易。

你这是写给卓有成效的程序员那本书的吧?虽然没用你的文章,但还挂着你的名字。

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各打50大板

很期待国内也能产生这种小团队作大事情的公司呢

me 的发展 路线

大学没好好读计算机 C语言到现在不会 Java没学好
之后读 复旦华普的ISEP 学C# asp.net 当时课程居然大部分时间在学WINFORM 后来买书自学ASP.NET 2.0
工作一年在一个台湾人开的白手起家的公司 工作 1年半
这一年silverlight flex ajax 风起云涌
但是碍于公司其他人不会 自己后来也放弃了多种多样的技术 。做着所谓的ERP,之后公司去做了餐饮软件,类似连锁快才店那样。

之后受不了,看到javaeye学起rails来 顿时感觉超越PHP ,超越java,其开源项目的质量优秀,程序之实用。顿时醒悟 人件书里写的确实可能1人超过10人的能力确实可能。

关键还是要不断学习国外优秀的开源项目。。不屈服。。。。

但是国内IT环境不是一般的差,之前一家 使用K2.NET制作的工作流系统公司给的工资很低 ,而且不断加班,就只让人做基本的重复劳动 ,所谓的页面切图做原型。。。。。其实切图也有很多技巧,别小看,我一开始以为程序员做这个很简单,美工也不是人干的活。。

IT真的很贱中国的这个行业。。。在上海很多上海人都读这个行业但一个班做程序员的少的可怜。。。

我收到互动出版社发来的短信,推销《卓有成效的程序员》。看你的文字,很像给这本写的哦,呵呵。

因为生产力效率低下,我失业了

@欧拉 说的很对国内的环境造就国内的IT风气,或者我喜欢换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造就中国IT风气。很正常,现在国内的技术管理人员大都是思想比较老(当然有牛人在,毕竟是少数),当管理与技术牵手时,难题成倍的飙升,也使一部分人只是专注于其一,而放弃另一面。一句话,中国特色!

关于本文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by Fenng published on March 22, 2009 2:50 PM.

杭州四年 was the previous entry in this blog.

QCon(北京) 技术大会预热 is the next entry in this blog.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